從工地回到辦公室,袁榮凱的心情壞到了極點。想起這大半天也沒有卜元錦的消息,就打電話去問他。
卜元錦在電話裏垂頭喪氣地說:“已經在信訪局門口守了將近兩天了,連王曉磊的的兔子毛也沒見著。”
袁榮凱一聽就上了火,說:“你們是豬腦子?這樣死等你們準備等到猴年馬月呢?趕快去找呀!”
卜元錦嘟囔著說:“北京這麼大,我去哪裏找?”
袁榮凱一字一頓地說:“我不管你去哪裏找,找不到王曉磊你們就別回來!”說完啪地掛了電話,坐著生悶氣。
常言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袁榮凱正坐在自己辦公室裏生氣,辦公室主任倪大勇敲門進來了,神態驚惶,手裏拿著幾頁紙,放到了他辦公桌上,說:“袁局長,這是新華網地方頻道今天發表的文章,有關我們江州的,你看看吧。”
袁榮凱從倪大勇的表情上看出,又有什麼麻煩事找上門了。近年來,隨著網絡的發展,網民的力量越來越強大,有不少貪官都栽在了網民手裏。袁榮凱的“白宮”事件,網絡就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所以袁榮凱一聽到網民就頭懵。聽倪大勇說是新華網,心裏咯噔一聲,趕緊拿起來看。見是一篇時事報道,題目為“城市發展,文化讓路?----江州市舊城改造拿名勝古跡開刀”。袁榮凱隻看了個標題,腦袋立刻就大了,身上的汗水呼地一聲下就冒出來了,在心裏暗暗叫苦。那幾頁紙仿佛有幾千斤重似的,袁榮凱似乎捏不牢它,手微微發抖。
這篇報道列舉事實準確,證據充分,筆力老道,一看就是出自高人之手。文章首先介紹了吳氏故居作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重要意義,指出,舊城改造,應該充分考慮到如何保護文化遺產,而不是讓其讓道。
文章還附上了吳氏故居的部分資料圖片,以及江州市舊城改造指揮部下發的“關於吳氏故居限期拆遷的通知”,引用了《文物保護法》、《國家文物局關於進一步做好文物保護工作的通知》等法律法規中的相關規定,強調省級文物的拆遷,必須由國家文物局審批,否則就是違法拆遷。文章最後評論到,舊城改造是造福市民的好事,但某些地方政府急功近利,以犧牲文化遺產的方式來搞地皮財政,迎合開發商,是與民心相違,與法律相悖的。
袁榮凱馬不停蹄趕到了張書記辦公室,打算向他彙報這個事情,看到市委宣傳部的展部長也在。張書記辦公桌上也放在幾頁紙,兩人都是臉色鐵青。
袁榮凱一下子意識到,張書記麵前的幾頁紙應該和自己手裏拿的是一個內容。果然,張書記抬頭盯著袁榮凱,麵帶譏諷地說:“袁局長,也看到網上的報道了?”
袁榮凱說:“看到了,正要向您彙報。”
張書記鼻孔裏哼哼兩聲,說:“向我彙報有什麼用?咱誰有本事把這個事情捂住?”張書記說著,口氣嚴厲起來,指頭在桌子上搗著,提高聲音說:“都是你袁榮凱幹的好事!”
袁榮凱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眨巴著眼睛,不明白這事怎麼怪到自己頭上。張書記不等他解釋,接著說:“我敢肯定,這篇報道絕對和你們那個什麼信訪辦主任王曉磊有關!你們傻嗬嗬地在信訪辦門口守株待兔,他卻跑去聯係了新聞記者斷了我們的後路!”
袁榮凱漲紅了麵皮,啞口無言,說不出話來。張書記氣還未消,怒衝衝地對展部長說:“去查查這個混蛋“微微”是誰!”
展部長說:“已經調查了,是新華網的一名女記者,名字叫做林微,北京人。”
張書記還要說什麼,桌子上的紅色內線電話響了。電話是副市長徐智明打來的。
徐智明聲音急促,說:“張書記,剛接到省文物局李局長電話,國家文物局督察組已經到了江州了,準備對拆遷吳氏故居的事件進行立案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