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的班子會進行得比較沉悶。副鎮長侯書文雖然不再負責修路,但前期工作是他做的,所以還是由他來彙報。根據預算,如果盤龍所轄的七個村,三十九個村民組全部通上水泥路的話,資金缺口還有200萬元左右。
侯鎮長曾經為了湊齊這200萬,采取強行攤派的辦法,扣留了農民的糧食直補款,並因此受到了處分。這會說起錢來,滿肚子的委屈,說修路是為了群眾,群眾是最大受益著,他們不拿錢誰拿錢?鎮財政窮的叮當響,我們也不會屙錢啊。
副鎮長何清生也發表了自己的意見,說:“羊毛出在羊身上,還得說服群眾,走群眾集資的路。農民嗎,把錢看得重,總認為政府為他們修路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想走好路又不想做貢獻,天下哪有這樣的好事?”
曲偉聽著大家的議論,皺著眉頭,默不作聲。眼看會議開了兩個多小時,仍然毫無結果,曲偉清了清嗓子,說:“大家先不要議論了,我有個辦法。”
一聽說鎮長有辦法,鬧哄哄的會議室一下子靜了下來,大家都把目光投向曲偉,想知道他有什麼錦囊妙計。曲偉端了端鎮長的架子,問身旁的侯書文:“侯鎮長,“村村通”公路規劃的是多寬?”
侯書文說:“淨路麵4米。”
曲偉點點頭,對王曉磊說:“王書記,你組織人算一下,如果路修成3米8,看看這個資金缺口能不能補上。”
曲偉此言一出,會議室裏頓時鴉雀無聲。大家麵麵相覷,不相信堂堂鎮長竟然會說出這麼損,這麼壞良心的一個辦法。曲偉看大家默不作聲,環視一周,提高聲音說:“你們這樣看著我幹嘛?能從我身上看出錢來?我知道你們心裏在想這招太損,但不損我們的工作怎麼開展?同誌們啊,幹工作要先講究一個“巧”字,然後才是“能”,最後是“會”。眼看著沒有資金,工作推不動,我們怎麼辦,坐等著督察組來挨批評?你們的副鎮長副書記想不想幹,我這鎮長還沒當夠呢。按3米8的標準修,出了問題我負責!”
一直不說話的李穎芝把話接了過去,說:“曲鎮長為群眾辦實事的迫切心情可以理解,但我認為,修路的標準絕對不能降低。我們不能把好事做成壞事,讓老百姓戳咱們的脊梁骨。至於這200萬如何籌集,我也有自己的想法。那就是要遵循這樣一個原則:我們鎮幹部帶頭集資,群眾自願集資,然後找企業或社會名流讚助……”
李穎芝話沒說完,就被曲偉打斷了,他不耐煩地說:“李書記,你看看在座的班子成員這穿衣打扮,誰像是有錢人?一個月千把塊錢的工資,還要養活一家老小,誰有錢拿出來修路?”
李穎芝說:“話不能這樣說。我知道同誌們都很困難,但在集資修路這個問題上,關鍵是要有個積極的態度。如果我們做幹部的不帶頭,怎麼把群眾帶動起來?至於錢多錢少,個人根據自己的經濟水平,鎮裏不做具體規定。”
班子成員們一聽說要他們拿錢,那就像要剜掉自己身上的肉似的,都拿眼去看曲偉,盼望他能說服李書記。
曲偉感覺到了大家的目光支持,精神抖擻,說:“這樣吧,我們來個集體表決吧,同意李書記這個方案的同誌請舉手。”沒有一個人舉手。
曲偉又說:“同意降低公路標準的請舉手。”話未說完,自己先把手舉了起來。於是又有六七個人意意思思地把手舉了起來,都不敢看李穎芝,拿眼看地。曲偉一看,說:“好,過半數了,就這麼定了吧。”
李穎芝看曲偉竟然如此目中無人,胡作非為,強忍著心中的怒火,平心靜氣地說:“曲鎮長,你這個方案我不同意。還是那句話,不管怎麼說,道路標準不能降低。公路保質保量完成,我們就是功臣;偷工減料,我們就是罪人。難道大家都願意做罪人?”
曲偉不依不饒,說:“李書記,我也說過,出了問題我負責,與你這個做書記的無關。”
李穎芝哼地笑了一下,說:“曲鎮長你負責得起嗎?”
曲偉大言不慚地說:“這有什麼啊,大不了我背個處分,我不在乎的。”
李穎芝說:“你個人背處分是小事,關鍵是這樣做,會給我們整個盤龍鎮抹黑,甚至給整個縣,整個市抹黑。這個責任有多大,曲鎮長你想過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