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愛是陪伴:讓早教成為孩子幸福的起跑線(1 / 2)

做全職媽媽,意味著每天會有滿滿的時間和孩子待在一起,一起遊戲,一起玩耍。對於不少全職媽媽來說,她們要比忙碌在工作崗位上的媽媽更容易接受早教概念,而她們選擇辭職在家照顧寶寶的最大一部分原因也是為了親自擔負起教育孩子的責任。早教作為一種寓教娛樂的教育形式,更多的側重於媽媽和寶寶的共同遊戲和共同學習,在遊戲中幫助寶寶提升運動能力、語言能力、思維能力。

隨著早教機構的不斷增多,早教也越來越多的被許多家庭所接受。作為全職媽媽,能夠全程陪伴孩子的每一點進步,其實也是一種無可替代的幸福。

小區裏剛剛進駐早教機構的時候,嶽辰就給她們家的小乖報名了。做全職媽媽有大半年了,當初決定辭掉工作,就是為了更好的照顧女兒小乖。嶽辰是個凡事都愛親力親為的人,雖然孩子的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都搶著想照顧孩子,但她始終還是認為隔代教育存在弊端,在孩子成長這件事情上,她堅持自己一手操辦。

做全職媽媽的日子久了,常常帶女兒外出散步的時候會發現一些特別聰明可愛的寶寶,聊天之後,嶽靈才發現,不少全職媽媽都給寶寶報了早教班,每周帶著寶寶一塊去上課做遊戲。一開始嶽辰並不特別在意,但是有一次她在公園裏收到了一個長相特別甜美的女孩送的一份邀請函,邀請她參與早教課程的免費體驗。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嶽辰帶著小乖去聽了一堂課,課後她才明白:原來早教課並不像她想像中的那麼嚴肅,相反還十分生動有趣,整個過程大約四十五分鍾,都是在一種輕鬆、愉快的氛圍下進行的。除了聽音樂、原地散步、做保健操,在課上,老師還會教媽媽帶著寶寶進行一些遊戲,在遊戲中訓練寶寶的抓、握和分辯能力。看得出來,九個月大的小乖對這些遊戲十分感興趣,整堂課上下來,她一直都顯得很高興,完全沒有哭鬧過。

這之後,嶽辰就毫不猶豫地給小乖報名加入了小區的早教機構,每周她都會帶著小乖按時參加課程。隨著早教課的深入,嶽辰發現:自己不僅對早教產生了更深刻的了解,還和親子班的不少媽媽做起了朋友,同時,小乖也在早教班裏認識了她人生中的第一批小夥伴。現在,嶽辰十分享受每周一至兩次的早教課程,對她來說,這既是一種娛樂,也是一種學習,更是一種交流和分享。

說到小乖上早教班以來的進步,嶽辰顯得特別高興,她說:“這種變化不是一下子就發生的,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開始慢慢顯現。我覺得小乖現在在各方麵的發展都十分均衡,而且通過早教班的學習,讓她潛移默化地形成了很多良好的習慣,這對於孩子來說是受益終生的。”

說到早教,嶽辰也有不少自己的感觸。她認為,早期教育是培養孩子各方麵能力的一種途徑,但是作為家長來說,不需要抱有強烈的功利心和目的,要求孩子必須要在學習中達到什麼樣的效果。順其自然其實就是最好的,因為對孩子來說,他們的天性能夠得到發揮和好的引導,就已經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了。

媽媽錦囊:

說到早教,不少媽媽腦海中浮現的就會是規規矩矩的上課,或者有條不紊地訓練和學習,其實,對於現在的早教機構來說,早教更多的重在遊戲,而不在於單純的教育。可是,麵對市場上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的早教機構,我們應當如何理解早教,又如何對早教機構進行選擇呢?

一、早教有用嗎?

有的媽媽並不推崇帶著還在嬰兒期的寶寶參加早教課程,她們認為讓這麼小的孩子去學習是件操之過急的事,而且自己的孩子沒有上過早教,和那些上過早教的孩子也並沒有區別;有的媽媽則認為早教很有必要,因為早教能夠更加科學、更加合理地為孩子的啟蒙教育帶來引導。其實,是否要給寶寶選擇早教課在於媽媽們的心態,如果認為早教課對自己和寶寶都有啟發,而且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好好應用,那麼就能收到不錯的效果;如果隻是為了跟潮流而參加早教課程,上課的時候隻是應付敷衍,也懶於在生活中進行合理應用,那麼上課就隻是個形式,收益自然就不會太大。

二、早教到底是什麼?

早教是早期教育,但它的形式並不是給寶寶們規規矩矩地上課,而是提供給寶寶社交的機會、玩樂的空間、加強秩序感的載體,還有最重要的是對家長的啟發。它能夠帶給家長最大的益處就是:讓家長學習如何在生活中和孩子更多的快樂遊戲,並且在遊戲中讓孩子快樂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