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媽媽,也被不少人戲稱為“宅媽”,因為整天“宅”在家裏,沒有了以前往來於公司的忙碌和操勞,生活裏於是少了很多奮鬥精神,多了不少閑情逸致。其實,每天穿梭在工作壓力巨大的格子間裏,不少都市女性的理想都是可以放個長假,可奇怪的是,一旦真的回歸家庭,再也不用為工作煩心,她們又會覺得精神上少了寄托——這大致就是女人的矛盾心理作怪吧。
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宅”在家裏的人已經越來越多,“宅”也不再是全職媽媽的專利,很多不堪交通擁堵的年輕人,他們因為天性散漫而成為以崇尚自由的SOHO一族,他們把工作地點鎖定在家裏,成為在家享受生活,自由工作的時尚人士。
其實,全職媽媽們如果擁有一些可自由控製時間的工作技能,也可以考慮效仿當下的潮流,做個快樂的SOHO一族。
楊露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也會加入全職媽媽的大軍中去。還沒生孩子的時候,楊露是個工作狂,忙起來連續加班一天一夜都不會叫累,這樣熱愛工作的人,大家都沒想到竟然會在生下孩子半年之後義無反顧地做起了全職媽媽。說起辭職的原因,楊露有點不好意思,她說其實一方麵是有點放心不下孩子,另一方麵也因為和公司高層發生了一些誤會,自己是在一時衝動的情況下辭職的。
回到家裏的最初那幾個星期,楊露挺不習慣的,畢竟自己風風火火地忙工作成了習慣,一下子變成圍著孩子轉,多少都會有點適應不了。那時候,楊露家裏本來是請了一個阿姨來照顧寶寶的,她自己回家以後,覺得家裏有兩個人顯得自己太閑,幹脆就把阿姨也辭掉了,很快,楊露就被這樣那樣的瑣事弄得根本就歇不下來。每次和朋友們說起做全職媽媽的感覺,楊露總是感慨:其實比上班累多了。
孩子一歲以後,楊露也曾經考慮過重返職場,不過找了幾份工作,對方都要求能夠接受無條件加班,楊露想來想去,總覺得放心不下孩子,就拒絕了。在陪伴孩子的這一年時間裏,楊露覺得自己變了,重心開始從工作向家庭轉移了,以前她覺得工作就是一切,現在,孩子卻讓她有了牽絆,開始對加班有了顧忌。
所幸楊露以前是個設計師,認識不少圈子裏的朋友,大家忙不過來的時候,就會互相幫幫忙,做做私活。反正一時半會也沒有合適的工作,楊露就經朋友介紹接了幾個工作單,在家裏完成設計任務。楊露的設計在圈子裏本來就小有名氣,再加上她做人很講誠信,答應的事情就一定會在規定時間裏完成,所以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不少朋友紛紛介紹私活給她。就這樣,楊露的“工作任務”倒也源源不斷,短短半年時間,她就幫好幾個品牌設計了VI係統,還幫不少企業做了幾套宣傳冊。後來,楊露看見工作單一直源源不斷,索性開起了自己的工作室,在家接活,按單收費。白天,她就在家裏照顧孩子,陪孩子玩,帶孩子去公園裏散步,到了晚上,她便打起以前加班熬夜的精神,在電腦前麵專心幹活,把孩子交給老公照顧。遇到周末,楊露也會利用白天時間忙一下工作的事,等到工作任務完成了,再和老公一塊陪孩子參加親子班的課程。
現在,楊露覺得自己仍舊是一個工作狂,有時候遇到工作比較多,她還是會熬夜趕活兒,不過,相比以前的廢寢忘食,她覺得自己多了一份責任,適當的時候她也會讓自己休息一下,放鬆心情。左手是工作,左手是家庭,楊露覺得這種狀態挺不錯的,能夠在孩子和事業上找到平衡,也是一種快樂。
現在的楊露十分享受這種SOHO的狀態,帶帶孩子,忙忙工作,收入基本也能和以前上班的時候大致持平,但時間卻相對自由了很多,而讓她滿意的是:再也不用忍受擁堵的交通和,也不用為辦公室鬥爭而感到頭疼。說起全職媽媽的創業之道,楊露覺得:開心才是最重要的。她說,以前自己比較注重工作帶來的成就感,其實照顧好孩子一樣也會給媽媽帶來成就感,而家庭和工作是互補的,兩者缺一不可,就像現在,工作累了,和孩子玩一會兒就像是一種休息,一種娛樂;而帶孩子覺得缺乏了,就在工作裏找到另一種樂趣和自我價值的提升,這兩種狀態的轉換讓她覺得很快樂。
攻略:
隻要是技術含量較高,而且可以在家裏進行的工作,都能夠被全職媽媽們以毅力和智慧發展成為SOHO的可能,比如設計、繪圖、編輯、撰稿、音樂製作、文案、策劃等等。如果媽媽們擁有一定的工作經驗,而且也能夠抽出相應的時間來完成工作,那麼,不妨做個快樂的SOHO一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