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媽媽的愛,媽媽最了解:學習和婆婆做朋友(2 / 2)

生下孩子,我和婆婆相安無事的時期就算是徹底結束了,孩子引發的家庭矛盾比任何時候都還要來得猛烈,孩子的飲食起居、教育培養無一不是引發婆媳矛盾的導火索,尤其我們倆還要天天朝夕相對——這是大多數全職媽媽麵對婆媳關係時的煩惱。

那麼,麵對和婆婆的相處,全職媽媽們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盡量獨立,無欲則剛

即使是自己留在家裏做全職媽媽,不少新手媽媽還是會對婆婆抱有很大的期望,希望婆婆既能夠照顧好孩子,也不要過份幹涉自己的自由。其實,大多數矛盾的產生都發生在生活瑣事當中,如果出月子以後,全職媽媽能夠盡量做到生活獨立,嚐試自己照顧寶寶,減少對婆婆的依賴心理,婆媳之間的矛盾就會相應減少。如果兩家人沒有住在一起,就更能夠降低矛盾發生的頻率,要知道,獨立自主才能為自己爭取到更多的話語權。

二、換位思考,以柔克剛

麵對比較強勢的婆婆,一旦在照顧孩子的問題上發生分歧,做媳婦的最好還是先低頭順從,至少表麵上不要和婆婆爭個高低。即便老人在育兒觀點上比較傳統,也可能存在一些錯誤的作法,但是也要從出發點上多去理解她們,她們的種種付出都是為了孩子,並沒有惡意。就算是婆婆做了一些錯誤的舉動,媽媽們最好采取曲線方式進行勸解,比如讓老公出麵,或者通過其他人來說服婆婆,而不是直接和婆婆發生衝突。

三、調整心態,不要攀比

全職媽媽本來就沒有工作,沒有收入,在這種情況下,有的婆婆難免心生不快,而這種不快,又很容易會在言語上和行為上體現出來,這時候,媽媽們千萬不要因此而感到自卑或是生氣。有能力的媽媽也可以謝拒婆婆的幫助,自己完成照顧孩子的工作,但是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另外,媽媽們也不要對婆婆有太多要求,盲目與其他家庭攀比,而是要注意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迅速適應產生的媽媽角色。

四、經濟獨立,自主自強

不少媳婦都會認為養育孩子是婆婆應盡的責任,如果婆婆不能出力,那就應該出錢,於是或多或少對婆婆會有這樣那樣的要求。其實,孩子是自己的,撫養和教育當然就應該由自己來親力親為,就算是全職媽媽,也應當擁有經濟上的獨立權,而不是凡事依靠婆家或自己的父母,反而會讓人瞧不起。如果婆婆不願意幫手照顧孩子,恰好是給了媽媽們最大程度的自由,這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

五、科學育兒,有理有據

當兩代人在育兒問題上發生分歧的時候,不妨和婆婆坐下來好好談談,同樣都是媽媽,婆婆也曾經體會過你現在的心情,有什麼事情不能以商量的口吻來解決呢?麵對固執的婆婆,媽媽們可以利用書本或者朋友家的實例來進行勸服,畢竟大家都是為了孩子好。時代在進步,育兒的觀點也在進步,媽媽們如果能夠為自己的觀點找到合理的依據,相信總會使婆婆信服的。

心理貼士:

1、無論和婆婆有著什麼樣的矛盾,媽媽們也要保持良好心態,不要把積怨都埋在心裏,久而久之形成心理隱患。有什麼煩惱,可以找朋友傾訴或者尋求家人的幫助,而不是自己一個人默默承受。

2、產後本來就是抑鬱症疾病的高發期,媽媽們一定要保持一份愉快的心情,學會給自己減壓、放鬆,盡管照顧孩子和處理家庭矛盾是件很勞心的事情,但是,也可以通過聽音樂、散步、做運動等方式來排解心中的不愉快。

3、婆婆再好,也不是媽媽,既然在婆婆麵前的身份是媳婦,那麼就得學會婆媳相處之道,家和才能萬事興,婆媳關係處得好了,孩子的成長環境才會更加和諧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