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指點江山(1 / 3)

部隊沒有再向前進,因為對田莊台的敵情不明,既然在外圍就有六百多名俄軍駐守,這就說明,田莊台是敵人重兵占據的一個鎮子,不可以輕舉妄動,要經過充分的準備才行。

部隊不進反退,取慎重的態度回到了大窪鎮,在那裏進行了刻意的經營,準備作為將來對峙線上的一個支持點,更為重要的是,龍飛考慮到了一個問題,萬一這個方向突擊過猛,將會引起俄國重兵集團的不安,破壞整體的戰略構思。因為基本的情報是,俄軍五萬多人的主力已經布置在海城周圍,北出鞍山,兩萬人已經彙聚在大石橋,蓋州等地,另有兩萬多人正陸續從遼東半島南端的旅順大連等登陸地點往這裏趕來。中國新軍的計劃是,正麵推進,將敵人壓縮在海城,然後,側翼包抄,在海城地區打一個漂亮的殲滅仗。如果兜住了這一股敵人,殲滅敵人至少五萬人,則中國新軍的士氣將長期保持下去,裝備等方麵也會得到極大改善,甚至,俄國沙皇等高層建築領域的意見,態度會發生根本改變,坐下來談判滿洲問題。

既然俄國人能夠在真實曆史的五年後,老老實實地坐下來跟日本人談判,那麼遭受重創,無力再戰的俄國皇帝也會認真對待崛起中的大清帝國的合理化建議的。

現在,栗雲龍等中國新軍的將領們,已經認識到,憑借現有的兵力和物資,軍事裝備,還不足以徹底收複滿洲,最好的結局是,恢複今年以來俄軍入侵之前的狀態。

在長遠的目標和計劃裏,他們決心要收複所有的失地。一八五八年以來中國方麵被俄國巧取豪奪的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裏土地,康熙年間因為《尼布楚條約》而讓給俄國的地方,貝加爾湖泊周圍甚至包括全部的西伯利亞。

“凡是曆史上漢兵所能踏及的地方,都要收回來。”這是栗雲龍在某一次軍事會議上大肆叫囂的原話。

漢朝大將竇固和竇憲先後出擊北方大草原,追擊匈奴,那是,北方的所有地帶直到北冰洋都是匈奴的勢力範圍,而明朝大將藍玉更將戰場擴大了魚兒海,也就是今天的貝加爾湖泊,在那裏圍剿了北元的殘餘數萬人。

曆史上,西伯利亞一直就是蒙古利亞人種活躍的地方,也就是黃種人,俄國人占領這一帶逐漸成為政治主導才二百多年。

中國新軍講究的是實力外交。因為,這是這個時代的特點,中國人沒有必要那麼善良。

龍飛暢想了很多,又根據戰俘的情報,這才決定按捺住官兵的好戰熱情,返回大窪。

如果驚了兔子,今年的年夜飯恐怕真的吃不好了。

也就是說,如果遼南的這股精銳敵軍不能消滅,不僅遼寧的完全收複成問題,就是整個東北的戰事,都有可能長期化,膠著狀態,這是中國新軍所不能忍受的。

中國新軍的基礎脆弱性決定了,他們必須盡快取得戰爭的勝利或者局部勝利,然後爭得一個短暫的喘息機會,將自己所知道的,所攜帶的現代軍事技術擴展開來,極大地改善自己的軍事裝備,建立下一步作戰的勝利條件。

時代已經決定,必要用鐵和血來爭取和平,爭取民族的尊嚴。

所以,一定要吃住這隻大兔子,五萬人的主力,兩萬到四萬的附屬部隊,如果統統抓住吃掉的話,那中國新軍還不立刻就肥得流油啊。

俄國沙皇再厲害,也要心痛地掉眼淚的。

中國新軍估計,俄國的軍隊雖然眾多,可是,鑒於歐洲尖銳的戰略對峙,能夠完全調集到東方遠東地區進行作戰的部隊恐怕不超過一百萬。還是最大限度和進行了全國動員。反正稍有曆史知識和經驗的人都知道,俄國是那時最薄弱的帝國主義國家,人口眾多,兵源豐富,可是,物資裝備等根本不能保證。

在稍後的日俄戰爭中,俄國調集到遠東地區的軍隊約五十萬人,其中損失了三十多萬。

北極熊的身材雖然高大恐怖,可是,它的牙還是那麼幾顆。

在東北地區,如果殲滅或者擊潰敵人三十萬左右的部隊,基本上就可以確定勝利,如果隻收複基本失地,不向俄國毛子索要戰爭賠款的話。

這個數目,是依照曆史上日俄戰爭的經驗。

此前的一係列戰役,從山海關橫掃錦州,再奔襲奉天等地,已經殲滅俄軍五萬左右,如果再在遼寧幹掉敵人五萬到八萬,基本的作戰任務就完成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