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岩元帥認為,和中國新軍開戰,勝負難測固然,可是,將來必有一戰,與其晚戰使中國新軍進一步坐大,還不如早戰,在他看來,中國新軍對陣的俄國軍隊是一支腐朽不堪的部隊,其失敗是必然的,中國軍隊的技戰術雖然有過人之處,總的來看也很一般,遠不象他們在坦克方麵
天皇也深感屈辱,那天,在給侍衛武官齋藤訓話的時候,就說道,中國新軍的計劃實在太瘋狂了。完全不把日本皇軍放在眼裏。齋藤當即表示,他願意為了天皇的尊嚴而戰,請求調遣自己為朝鮮作戰的一線軍官,還說,如果戰敗,就剖腹自殺以謝罪。
在發表了回電以後,日本方麵緊張萬分,立刻就通知了朝鮮駐軍,請他們做好萬一的準備,還在國內進行緊急的戰爭動員,級別為二級,將各預備役部隊的軍官調集到了集中區域進行集訓,還要求各預備役士兵隨時隨地聽候調遣。正規的三個軍都進行緊張的戰爭準備。海軍艦隊方麵,各司令官都接到了天皇和政府首相的訓令,要求各部隊,海軍大艦隊和其他分艦隊,都做好隨時隨地戰鬥的準備。日本方麵的要求是,做好全麵戰爭準備。
配合日本的動作,朝鮮方麵由外部大臣李完用先生發表了正式聲明,一則模糊承認曾經對中國新軍的援助邀請,一則婉言謝絕了中國新軍的好意,聲明在最後說:韓國內部,業經政府和軍隊的努力,基本上完成了治安秩序的整頓工作,又有日本軍隊的友好協助,國內所有事情都安然無恙,不再需要外界力量的介入,對於中國新軍的善意舉動,韓國政府十分感謝,即將派遣人員攜帶國書和禮物酬謝。
聲明傳到了天津,也傳到了奉天,更在各國政治軍事上層被廣泛傳播,引起了新一輪的議論風潮。
奉天會議上,中國軍界高層也展開了議論,歐陽風參謀長笑道:“我現在有些糊塗了,他們的國名到底叫什麼,是朝鮮還是韓國?”
栗雲龍說:“我也不太清楚,但是知道一點兒,不管怎樣都是一個國家,隨便它玩。”
朝鮮在一三九二年正式由李成桂篡改成國號,之前之後和三韓混用,正如同契丹和遼國的反複無常。甲午戰爭以後,朝鮮結束了和滿清帝國的宗藩關係,正式完全“獨立”,於是,在日本的授意和壓力下,在一八九七年,改國號為大韓帝國。真實曆史的十年後,1910年,日本強迫朝鮮簽定了《日韓合並條約》,使用的是韓國。
幸好有王梁的情報部門及時提供了需要的信息,使大家很快知道了朝鮮到韓國的來龍去脈。
“這聲明是什麼意思?韓國人要玩什麼把戲?”有人疑問。“他們為什麼承認了我軍的訛詐前提?怎麼又敢拒絕我軍的要求?”
栗雲龍沉思默想一會兒道:“其實也真夠他們窩囊了,他們明明沒有邀請,被我們惡意訛詐了一回,卻也不敢明確駁斥,隻能委曲求全,婉轉反對,看來,韓國人的民族性格,在幾百以來,也十分懦弱,我們新軍的敵人,將不再考慮韓國。”
“不錯,”歐陽風道:“和韓國的關係,關鍵在於對日本的實力對比及戰爭結果。韓國人確實不容易,夾在中日兩大國之間的日子不好過。”
王梁道:“兩位老首長,諸位軍官,這裏有關於朝鮮目前和近代以來的曆史沿革情況,重點已經抄摘下來,請諸位過目,我先向諸位介紹下,其實,在韓國的內部,有三種政治勢力和傾向,那就是,親清派,親俄派,親日派。他們之間的鬥爭一直在繼續。韓國內部因此也發生了多次政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