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攻部隊不分主攻和側攻,以攻破敵人的城防為準,要領還有,注意步炮協同的具體指揮戰術,關鍵是,好能夠有效地壓製住敵人的炮火,摧毀敵人的炮兵部隊。其次還有,炮火的使用要集中持久。
戰鬥在第二天開始,同時,以電報的形式,孫武向奉天城已經出動的栗雲龍彙報,栗雲龍迅速回電指示,統一了他們的方案,但是提醒一點兒,要壓製敵人的炮火,最關鍵的是瞄準敵人的炮並位置,先發製人地摧毀之。
計劃再次商談修改,最後,下達了前線各部隊。
此時,突然發生了一個意外,暫時中斷了城市的攻堅戰鬥的程序。
從新義州的東北方麵,忽然傳來了密集的槍聲,讓負責這一帶防禦包圍任務的白強師團部隊大為驚訝,緊接著,部隊報告,說在那裏發現了大批的韓國軍隊。
白強立即通知各部隊注意警戒,同時通知了孫武,要攻城的方案暫時緩一緩,馬上派出了部隊進行接戰。
確實是一支韓軍正蜂擁而來,這個說法是指其來勢凶猛的架勢而不是指其人數。
前線已經接觸戰鬥的白強師團一個連,因為猝然不及防備,在敵人的密集衝鋒下,被迫向後撤離,然後,在另外一支部隊的包圍圈兒上,得到了一個支撐點兒,兩個連隊彙合起來,用密集的火力阻擋著敵人。
韓軍是從哪裏來的,中國軍隊不知道,偵察兵也沒有及時地注意到並向師團彙報,後來人們才知道,這一帶的偵察兵一個班遭到了敵人的偷襲,全部壯烈犧牲了。
兩個連的中國軍隊約有三百人,密集的衝鋒槍火力可不是鬧著玩兒的,又加上地利條件,堅守在兩道丘陵的坡脊上,借助著修築的工事,半步不退,使韓軍寸步難行。
韓軍猛烈進攻,一輪輪的衝鋒根本不容喘息,士兵呼喊著,手持簡陋的步槍,有的還好象是木棍子就勇猛地衝上來了。
白強師團的兩個連用衝鋒槍的密集火力,痛快淋漓地屠殺著敵人,直到陣地前沿堆積如山的韓軍屍體完全阻止了其前進的步伐才迫使敵人停歇了攻勢。
腥風血雨在陣地上濃鬱地回旋,韓軍千奇百怪的屍體和傷員亂七八糟地布滿了坡前,傷員們失去了任何的勇氣,在那裏掙紮,哭嚎,哀鳴,其聲之哀令人發指。
“救命啊,救命!”一個韓軍用漢語高聲叫著,渾身是血地往這裏爬,士兵們不忍,放他進來,於是,他成了這支部隊的第一個戰俘。
俘虜傷在腰眼兒上,也不知哪個缺德鬼打的,把人家的腰骨打折了,可是整個人的其他關鍵部位還是好好的,沒有辦法,這時候的新軍軍醫盡管已經有了長足進步,還是無法救治這樣稀奇的病例,隻能給他止血。
又一個傷兵跌跌撞撞地向上爬,但是爬了半天才明白自己爬錯了方向,隻好再次回爬,可是,看著他呢滿身是血的樣子,誰都知道,他活不了。
韓軍稍微退縮,建立了一個臨時的陣地,不久,還拉來了一群小炮,山炮。
中國軍隊驚恐不已,兩個連長一商量,對策隻有兩個,要避免大的傷亡,不是逃就是攻,因為對自己的武器裝備比較有信心,他們選擇了進攻。
兩個連在戰鬥中有二十名傷員損失,其他的部隊展開來,分成兩翼的突擊防線,堅守中央陣地,忽然向韓軍撲去。
兩軍相距有五百多米,在韓軍的射程之外,自然也在中國軍隊的射程之外,所以,雙方都沒有射擊,韓軍也清楚地看到了中國軍隊的反擊攻勢,一分鍾以後,中國軍隊接近了敵人,兩軍開始猛烈射擊。
韓軍架起了機槍,三挺,雖然數量不多,可是威力很大,當即就掛掉了中國軍隊十幾個人。不過,中國軍隊的衝鋒絕對不是密集型的老式傳統,而是散兵線,真正的遭殃在接觸的第一時間,一旦展開戰鬥,局勢就變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