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岩元帥,也許是最有發言權的,他就在韓國漢城,距離前線隻有數百裏之近,幾乎可以觸摸到中國新軍的危險氣息,他開始讚成介入作戰,和韓軍一起,打敗中國新軍,並且最好一鼓作氣殺到滿洲,徹底搞定這裏的事情,其實,日本人唆使韓國對滿洲新軍作戰,扼要是有著深刻的險惡地用心的,不管怎樣,日本都不會損失什麼,他們最喜歡的就是韓國和滿洲新軍兩敗俱傷,當然,即使不能如願,也要一個死了,一個重傷。可是,現在,一個即將死了,一個更加雄壯,氣焰囂張。
不斷地接觸到前線敗退下來的僥幸的幾個韓兵,大山岩元帥冷靜地思考這問題,搜集著情報。他是個理性的人,因此才能夠越過幾名資曆更深的將領,成為首屈一指的統帥。
開始,他主張戰,還決定將部隊全體開進,以突然襲擊的方式進入XX戰場,日本的鴨綠江軍團六萬人,在他看來,如果能夠得到漢城的四萬韓軍配合,擊敗中國新軍的同樣數目的軍隊不成問題,他很自信,。因為聽說中國新軍的坦克沒油了,也沒有來韓國,他發誓,隻要是短兵相接,日軍一定實現自己的軍名。即,鴨綠江兵團就要打到鴨綠江。把所有的中國新軍都趕到鴨綠江裏喝免費的冰水兒。
大山岩元帥專門發電報回國內,要求政府和天皇答應他的請求,還說,如果天皇帝不答應,三天之內,他就將自行出發,投入戰鬥,他的嚴厲態度把天皇都嚇壞了,主張緩和的國內大將寺內,乃木希典,以及文官集團,都嚇壞了,他們立即向大山岩請求,暫時不要動。,真要動的話也要等國內的兵力充分地援助到了韓國,全部軍隊實現了有效的配合才行,否則,就有孤注一擲,孤軍深入的危機。
大山岩元帥也是嚇嚇他們,廣告一下自己的意思。
不過,很快就有新的消息引起了元帥的注意,那就是韓國的情報。
韓國西部軍北線師團的敗兵以電報的方式通知了漢城方麵,概算了他們關於中國軍隊新式武器的事情,把大山元帥嚇了一跳。中國軍隊居然有可以單兵使用的機槍?那實際上就是衝鋒槍。還有,可以隨意搬家的大炮?而且其射擊的曲率極大?可以打掉障礙物後麵的人?還有很小的炸彈?威力無窮?
這都是這麼了?
元帥認真地研究了下,感覺這些韓國人不是被嚇糊塗了,事情確實可能,要不,韓國人不會敗得不到這樣迅速,這樣窩囊。
於是,他改變了主意。
以他的見識,火力奇猛的中國新軍配備了衝鋒槍,手榴彈,輕型炮以後,日軍已經在短期內無法應付。所以,他明智地告訴了國內,應該由韓國出麵,進行談判,日本介入戰爭不是最佳選擇。
這就是李完用簽定和約的背景。
日本軍隊意外地沒有直接軍事行動,而是坐視韓國和中國方麵單獨周旋,最後簽定了一個極為不平等的條約,使栗雲龍多少有些不爽。摳開了水邊兒的大窟窿隻掏出隻小螃蟹沒有帶出鱔魚什麼的大家夥自然有種餘意未盡的遺憾。
栗雲龍也準備著和日本人攤牌。單純的洗劫韓國經濟的行動被勝利的進軍速度激發,逐漸被修改為,可以適當和強敵決戰的思路。以新軍現在的勢力,武器裝備,足可以在朝鮮半島上的陸軍衝突中穩操勝券。也許,可以借著這個機會直接將韓國的問題兜底兒解決掉了,重創日本陸軍主力。
不過,想想也能夠明白。日本人真夠聰明能幹的了。要真的一直這樣謹慎理智下去,曆史上就真的不會挑動侵略全亞洲,拳擊美國大鼻子,最後落得個老窩被端的太平洋戰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