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軍此次出兵的總戰略是殲滅敵人的遠東軍隊主力,重點是在東線,北線是佯攻,但是,北線的兵力也不弱,一個正規軍十萬人,一個俄國人民革命軍近七萬人,無論從哪方麵講,要達成戰役的目標,都不是困難。
第一軍精銳盡出黑龍江省,幾乎將上千裏的江防國境線都占領了,所到之處,俄軍敗得稀裏糊塗,潰不成軍。僅僅一個星期,沿江的戰鬥,包括延伸到內地五十公裏範圍的所有戰場,共擊斃俄軍兩萬一千三百四十二人,擊傷並俘虜四千一百三十九人,占領沿江的村莊一百二適宜個,鎮子四個,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俄國人對中國新軍第一次出擊時毀滅地區的恢複能力非常之強,村落已經修葺,人員已經返回和重新遷移填充。這反而給了新軍一個絕好的機會。
“俄國人的熊掌上又長肥肉了!”
“不,師團長,我看是梅花鹿的肚皮上又生出鹿茸了!”
不管熊和鹿的再生能力有沒有那麼強,反正,富裕的黑龍江北區域,再次成為中國新軍擄掠的目標。段大鵬縱兵大掠,頓時,沿江北向數百裏範圍內,狼煙四起,中國軍隊象蝗蟲一樣四處亂竄,見了俄國兵就追著打,見了俄國老百姓就抓,繩捆索綁,然後將一切財物,雞鴨牛羊,金銀細軟,糧食布匹毛衣,車拉馬扛,統統弄走。
段大鵬下令的時候,帶著輕鬆的微笑說過:“我們要實行兩光政策,一,抓光,將所有看見的俄國人都抓走,上至九十歲的老頭兒,下至小月孩子兒,一個都不能放掉,統統地帶走,這些人都是資源啊,可以充分利用的,第二,搶光,所有的財物,都要弄走,不給將來的俄國人留下一粒糧食,一根毛線,老子的目標,是要將這裏變成荒涼的無人區域,讓俄國的勢力,再也不能在這裏生長!”
第一軍采取了殘酷的手段,決意將俄羅斯的所有痕跡都在那裏塗抹掉。
第二軍東出鴨綠江的種種行動,都得到了栗雲龍為首的軍團司令部高層的默許,而那些做法,給中國新軍和滿洲地區的人民,帶來了巨大的實惠。反正自然生存的法則是,弱肉強食,人類社會的法則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民族利益高於人類的共同要求,這是國際關係的潛規則。最起碼,在二十世紀之初,是天經地義的。
雖然實行的是兩光政策,反對肆意攻擊和屠殺俄羅斯人,但是,在實踐中,又加了一項,燒光。中國新軍所過之處,撤離之時,將所有俄國人的村落建築盡行燒毀。
“寧要中國人的草,不要俄羅斯人的苗!”
“寧可枉逮千人,不可使一俄羅斯人漏網!”
“北地再不能殘存有俄國人的一根汗毛,一股洋躁味兒。”
“北海地區,自古就是中國人固有的領土,俄國人是卑鄙的侵略者,現在,他們不過是受到應有的懲罰罷了。”
“不要為俄羅斯人的眼淚的所迷惑,那是鱷魚的眼淚,誰相信誰就要吃大虧!”
“種族矛盾,不可調和。”
“對敵人的同情,就是對自己人民的殘忍!對待敵人,就應該象秋風掃落葉那樣殘酷無情!”
中國新軍的政工幹部,按照軍部的要求,統一口徑,製定了一係列的宣傳報道內容,其偏頗激烈,比二十一世紀末中國人對待計劃生育的嚴厲冷血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黑龍江北地區,確實還有不少的中國移民,或者說是遺民,有的已經宣布歸化俄羅斯,有的則在深山老林間過著野人般的孤立生活。中國新軍奉命將這些人也逮捕帶走。
“凡我大兵過後,該地區當為無法生存之區域!”
這就是目的,總之,不能再給俄羅斯軍隊反攻時還殘存任何可資利用的物資條件。
中國新軍的掠奪自然十分殘酷,俄國人民反抗十分猛烈,但是,簡陋落後的獵槍和棍棒,怎麼能夠對抗新式的速射武器呢?三三兩兩的遊民散眾,怎麼能夠頑抗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正規軍呢?凡是敢於抵抗的俄國人,都遭到了殘酷的鎮壓,在那時的道路兩旁,前往後方送信的騎兵經常被前麵出現的俄國人所驚擾,到了跟前一看,才發現是被什麼東西啃成半拉子,難看又恐怖的死人。
確實,在樹林邊緣,經常有俄國人被吊著死去,那多是被擊斃的士兵,上級部門不允許各部隊官兵擅自接觸這些屍體,因為是春天,非常擔心傳染病和瘟疫的蔓延。將這些屍體吊起來有一個明顯的好處就是,可以喂養天空中的鷹群,樹林間的猛獸。那時,自然生態保持得非常之好,老虎,熊,豹子,狼,成群結隊,時常出沒,會迅速將上天恩賜的美味納入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