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天意如此,也許是偶爾的運氣,曆史居然以一種非理性的方式成就了這個莽撞而絕對不懷好意的連隊。
中國新軍第一軍第三旅管轄下的騎兵12團部234營的前鋒連,連長張甲,號稱張大腦袋,滿臉的胡須是軍紀鬆弛沒有在戰場上及時地要求細節所造成的粗獷,壯實得小鐵塔也似的身板是老兵常有的,善於奔馳中開槍,並且命中率不低於百分之八十五,在新軍的下級軍官中,也許隻是平常,然後,此戰後,軍長段大鵬親自下令,將該連命名為第一軍的英勇模範連,善於防禦,敢於防禦,以一個連的兵力就抵禦牽製了俄軍兩個團,並且進一步吸引俄軍,最終造成了中俄兩國的精銳部隊在此地附近進行了罕見的大決戰的壯觀事件,其戰役價值之大,不可估量。該連的連長雖然再也不能上戰場殺敵,還是提升了軍銜兩級,成為中校,而他襠部中彈竟然還能夠大難不死的傳奇,也激勵著淫人八卦者津津有味地探詢和議論。
該連的堅毅和頑強,被第一軍官兵習慣地稱為甲殼蟲連。意指其能夠耐得住俄軍第一輪攻擊,抗擊打能力超強。
其實,在有了充分的火力優勢以後,中國軍隊隨便派遣一個連隊,麵對俄國一個團或者一個旅,都可以堅守到一天到兩天,隻要武器彈藥足夠,消滅敵人一個營還是綽綽有餘的。
段大鵬的感覺是,在俄羅斯境內,中國軍隊和俄軍的形勢消漲,如同抗戰時期日本皇軍和中國正規軍的實力對抗一樣,一個中隊的日軍就可以追得國民革命軍一個團滿大街亂跑。
基本的判斷是,我軍一個連的即時滿負荷彈藥量時的作戰火力相當於俄軍一個團。
有此玄虛,才使得我軍第三旅管轄下的騎兵12團部234營的前鋒連不至於在猝然的襲擊下崩潰。
三個排各自為戰,當然是危險的,中路和右翼也遭到了嚴陣以待的俄軍圍攻。於是,互相連通就成為戰役的首要目標,在密集火力的攻擊下,俄軍包圍部隊死傷慘重,被迫收縮,於是,該連的全部人馬團結到了一塊兒,此時,全連隻剩下了八十人,減員六十名。
張大腦袋是天生的,不是因為淤血或者積水,所以,戰場上的反應還挺靈敏,立刻指揮戰士們使用遍地的屍體,也不管他是自己人的還是俄國人的,拉起來就堆積成工事,然後,據守之。
幾名戰士在掩護下,緊張地使用嶄新的工兵鏟開挖戰壕,沒有戰壕的防禦戰是危險的。奉天兵工廠裏開發的鋼鏟子還不錯,完全是克隆現代的鏟子,重量輕,質量好,遭遇俄國境內那鬆軟的春深濕土,砰地一釺插下去,就象對付一名春意濃醉的俄國女郎還愜意。很快,他們就開挖了若幹個單兵坑,然後進一步聯絡延伸,不到二十分鍾,酥軟的西伯利亞泥土地上,就開裂出蚯蚓般蜿蜒的坑道。
正因為這種方式,人們也稱這個連是鼴鼠連,戲謔的意思雖然明顯,可是,善於打洞卻是事實。
依據迅速建成的工事,前鋒連抵禦了俄軍的攻勢,牢牢地站穩腳跟。他們知道此戰事關重大,不僅沒有被包圍的沮喪絕望,反而有終於咬住了敵人大腿的欣喜。
俄軍發動了幾次進攻,都以損兵折將而告終,曠野裏,滿是俄國人倒斃的屍體和哀嚎的傷兵,於是,他們采取了守勢。
中國官兵伏在潮濕的泥土裏,卻不敢有任何鬆懈,他們也不敢輕易地亂開槍了,戰鬥來日方長,彈藥所剩無幾,隻能靠繳獲的俄國步槍來對付地上攀爬的俄國傷兵。等夜幕降臨以後,他們悄悄地派遣人員到曠野裏收集俄國人的步槍和彈藥。纏滿了身體的俄國彈藥雖然個頭挺大,就是和中國的衝鋒槍不對接,不能使用,這讓他們隻能鬱悶地兼用俄國步槍。
就這樣,他們謹慎地堅守著,敵人多時就用衝鋒槍橫掃,敵人少時就用俄國步槍對付之。
吃的是沒有的,後路被俄國人截斷。
眼睜睜地看著繁花似錦的紮維京斯克鎮,想象著裏麵嬌嫩的俄國美婦人和酥香的俄製火腿黃油麵包,中國官兵隻剩下六十三名,又堅守了一天。他們互相鼓勵,拿俄國美女為賭注,開著葷料十足的玩笑。
開始,他們依靠皮囊裏的水就著幹糧挺飽肚子,後來,就開挖深度,尋找積水,糧食是完了,隻有依靠冰涼的西伯利亞地下水來糊弄自己。
在堅守的時候,張大腦袋可以用自己的望遠鏡子觀測到鎮子裏麵的情景,那種異國風情的建築和居民,甚至看到了幾個女人。但是,他將一個秘密牢牢地保守著,那就是,大隊俄國軍隊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