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章,第一次滿韓奉天條約(1 / 3)

在圖門江口,中俄韓三國的領土劃分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交錯,但是,畢竟以韓俄兩國的領土交接為主,自此以北,直到興凱湖的西線支流最西處,都屬於俄國劃割走的領土範圍,從圖門江口往北的沿海地區,是崎嶇蜿蜒,縱深的海岸線,被俄國人稱之為彼得大帝灣的海灣,海灣的麵積不大,和中國遼東灣的範圍相當,連接著三個著名的海港。自西向東,依次是,符拉迪沃斯托克,杜納,納霍德卡,其中,符拉迪沃斯托克最負盛名,是俄國遠東地區的政治經濟心髒。

這裏遠不想中國人所想象的那樣荒涼寒冷,在夏天,雖然時間不長,氣候還是非常適宜人類的,想想中國東北地區夏季那逼人的橙色氣溫警報,就可以想見那裏的情況,因為是海濱城市,氣溫比較穩定,即使在夏天,也是溫暖清涼的。

倒不是因為旅遊盛景,這裏最關鍵的是,在四十年前,成為俄國在遠東地區開拓的唯一永久不凍的海港。成為俄國海陸交彙點。因為漫長的海岸大多處於高緯度地區,俄國一直缺乏在東方的良港,海參崴及時地填補了這一空白,成為俄國人的最愛。

豐富的漁業資源,種類多達數百種,數量也極為龐大,來這裏的俄國人幾乎不需要進行任何形式的農耕就可以滿足經濟的需要。何況,附近腹地的礦藏資源,可資利用的農耕土地,還是那樣超越人們的想象。

金銀等貴金屬礦脈,是中國老坦克兵人印象最深刻的地方。當然,收複國家領土,挽救民族危機,恢複國人的尊嚴,也許是最珍貴的政治衝動,但是,經濟上的價值同樣不能忽略。

沿著六十多裏的半島上那崎嶇的道路前進,中國軍隊的騎兵飛快地穿越著丘陵地帶和穀地,這些看起來很抖的地形,俄國人沒有加以利用,如果充分控製的話,中國軍隊的前進速度將大大減緩,追逐的收獲也不會這麼大。

一路上,逃難的俄羅斯人,無論是軍隊還是居民都遭到了中國軍隊無情地逮捕和搜查,所有的糧食物資等,被捕獲了,男人和女人都被分割開來,除了婦女們不可避免地在身體上做出了許多的配合努力因而體力上受到了一些損耗外,中國人還是很溫和的,他們竭力做出來的凶神惡煞樣子,不過是恐嚇俄國士兵們繳納槍支彈藥的麵具,一旦俄兵投降,則被善待,作為俘虜,他們成為協助中國軍隊的馬車夫,驅趕著滿栽中國兵攜帶的武器彈藥的馬車,跟隨著部隊前進。

“嗨!”俄國兵被徹底打蒙了,在中國軍隊的押解下,溫順地服從,努力地做事兒,將良好的體力發揮到了極限。目的隻有一個,能夠保存自己的性命於亂世之中。

嗨聲不是表示答應,而是驅趕騾馬的吼聲,因為俄國人畢竟不同於日本種。

中國軍隊沒有主動殺人,對待那些婦女就更加友好了,和絕望的俄兵不同。

因為良好的俘虜政策,中國軍隊得到了極大的幫助,得以加快速度,在某些險要地方,還能夠得到俘虜兵的指點。

其實,所謂的險要都是多餘的,自烏蘇裏斯克向南,除了不多的丘陵地帶,多是平原,已經無險要可堅守。難怪一路上,除了潰退的俄軍以外,再無真正地抵抗。

在海參崴北麵十五裏的地方,俄軍的防禦線才開始了堅韌地戰鬥。

海參崴確實是一個非常優良的港口,以狹窄漫長的海灣通道向內陸延伸,兩岸成為船隻規避風暴的絕佳去處,水也足夠深,能夠通行五千噸以上的輪船,在俄國人苦心經營之後,更大的輪船也能夠行駛進入,相對於俄國人在中國遼東半島上占據的旅順軍港來說,這裏的水道簡直是黃金般可貴。

在蒙地托高地,西卡高地,俄軍構築了堅固的工事支撐點,然後,步兵的防禦線將半島攔腰截斷。

前鋒的中國騎兵派遣了兩名俄國俘虜,讓他們前去勸告,希望俄軍主動投降,則一切都好商量,結果,這兩名俄軍一去不複返。讓中國前鋒的騎兵營長非常受傷。

“俄國人都是這樣沒有信用嗎?”

正在這時,地平線上,漫出了一大片黑色的雲團,緊接著,喧囂之聲已經鋪天蓋地而來,雙頭鷹的俄國軍旗紛紛揚揚地搖晃著,成為那片風景的最亮點兒。

“準備戰鬥!”中國騎兵發出了警報,隨即,以俘獲的俄國居民的馬車為依托,建立了一道寬闊的防禦線,然後,將戰馬拴在車上,將俄國戰俘和幫助趕車的人都五花大綁捆在馬車上。

俄國人大聲地責問,中國士兵笑笑:“你們是我們的人肉盾牌啊!”

騎兵的攻擊,對中國軍隊來說不是好事情,因為馬刀來對決,俄國騎兵的素質還要好一些,所以,中國騎兵的價值一般用於追逐逃敵擴大戰果,或者前鋒的偵察。罕有直接衝鋒突擊的。這是正確的選擇,按照要求,前鋒的這支中國騎兵應該果斷撤退避敵鋒芒的,但是,意氣風發,豪氣幹雲的中國兵堅決不退,而是明智地選擇了改步兵的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