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九章,俄國傷兵的悲慘遭遇(1 / 3)

列寧後來在電報中,對於遠東共和國的構想進行了一些質疑,但是,對新軍和俄國沙皇政府簽定的表示理解。中國新軍實在沒有那麼多的精力對四麵的敵人同時開戰,列寧也很自信地表示,在這三年時間裏,俄國人民革命軍,哦,即將是俄羅斯民族軍了,他們一定會抓住機遇,加緊訓練和思想的改造,爭取進一步提高素質。

栗雲龍向列寧保證,中國新軍將象任何一支自己的師團一樣來供給俄國革命軍,無論武器彈藥還是糧食衣服。

栗雲龍也不得不佩服。還是列寧的水平高,稍一點撥就知道了問題的關鍵。還馬上就敏銳地感到,栗雲龍的遠東共和國的建議很有創新意義。他將認真地思考。

於是,這一場新軍內部的矛盾和煙火就頓時煙消雲散,塵埃洛定。

於是,中國軍隊頻頻調動,調整駐紮地,在黑龍江以北一部分俄羅斯的領土內,駐紮了約一個騎兵團,做為象征性的占領,以為督促賠款的依據,其餘大部分,都回調奉天城,就連列寧和托洛茨基的俄國民族軍,也調集大部分回來。六個小型的師團中,留下三個,分別駐紮於廟街往南的若幹城鎮。另三個師團則跟隨主力南撤。

經過兩個月的調集,這些部隊才逐漸到位,分布在整個遼寧省的中部,東部一帶,形成了主力部隊彙聚的局麵。就連調集到吉林省一帶整頓的第三軍大部,也奉命調回。

在部隊的駐紮地位置上,中國新軍有了一個強烈的預感,和日本的戰爭將不可避免。

就在中俄兩國大戰於遠東瀕海地區的時候,日本軍隊再次向朝鮮半島調集,國內的部隊也開始大量整編,作出了和中國軍隊作戰,配合俄羅斯軍隊的態勢,以栗雲龍的感覺,隻要戰爭持續下去,日本人就會象瘋狗一樣地撲上來,汪汪汪亂咬一氣。幸好,遠東戰役迅速結束,才沒有出現日俄合流的危機。不過,日本對中國新軍的敵意和顛覆企圖一直尖銳地存在。在亞洲地區,還沒有哪兩個國家如此地爭分奪秒,針鋒相對,時代還處於叢林法則的統治時期,必須以武力而不是道德感化。霸權主義靠的血淋淋的鐵和血的戰爭來實現,尊嚴是拳頭上的傷疤來獲得的。

新軍加緊了訓練,補充人員,統一再規劃,然後,調整了部署。

以龍飛為黑龍江省的最高行政軍事長官,負責北線的全部防務。包括對俄國沙皇政府的交涉,邊境地區的界限劃分,以及對俄國民族軍的統轄。龍飛為黑龍江軍區的司令員,級別和軍銜確定為中將。部下有正規軍隊一個旅團,騎兵兩個團,警備軍和地方雜牌保安力量總計為十三個團,兩萬八千人,如果加上俄國民族軍,則有近六萬人。

事實上,龍飛擔負的防禦管轄任務極為重大,黑龍江省的地域之光,已經是人所共知,現在又加上了恢複的外興安嶺以南直到海參崴的地區,麵積之廣大,是非常罕見的。所以,這樣的兵力絕對不足。在這一地帶,有無數的俄羅斯殘餘部隊在流竄,一些土匪,紛紛揚揚的俄羅斯逃難者,還有中國的土匪,一些其他不安定分子。要是麵臨俄羅斯沙皇政府的突然進攻,或者日本人對海參崴的偷襲,都將無法應對。

不過,這裏顯然不是重點,就是捉襟見肘也不影響栗雲龍的決心。隻是考慮到對日海軍艦隊的作戰問題,才將一個旅團的正規軍隊獨立出來,進駐海參崴以及阿爾喬姆附近,以為陸基兵力,配合海軍。

這樣,北線的部隊,成為龍飛集團,擁有了六萬五千以上。

在黑龍江省北麵,俄羅斯的遠東軍區撤消,將所有的正規部隊向北部撤離三百公裏,並且,在烏拉爾山脈以東,不得擁有超過五萬以上的守備部隊。居民自衛武裝人員也不得超過五萬,以顯示對於中俄友好和平的決心。這是條約裏確定好的,諒俄國不敢破壞,中國軍隊的單薄也是相應措施,以龍飛的語言天賦來承擔對俄交涉,是恰當的。

以吉林圖門城為核心的吉林地區,成立了吉林軍區,以第三軍的全部來駐防,三個師團的重兵,總數在補充以後,達到了十萬人以上,這裏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地方,因為,距離海參崴極近,可以隨時隨地支援之,同時,就一圖門江之隔,緊緊地挨著朝鮮半島,一旦韓國有什麼異動,則這一隻拳頭打出去,非常了得,自朝鮮半島的西北地區捅進去,沿著日本海的西岸,直到東朝鮮灣,千裏海岸,數日可達。這裏出擊韓國,居高臨下。態勢非常好。如果真的沿著海岸線猛進,則清津,鹹興,元山,一帆風順,橫掃韓國的東北部高原平原地帶,直抵韓國北部沿海的太白山脈,更能沿著臨津江或者漢江,直撲漢城。比起鴨綠江丹東一路的進軍,地勢更好,更方便。

奉天城周圍為核心,建立了遼寧軍區,雖然基本上是以省區為名稱的,但是,軍區的防禦和重點很不相同。遼寧軍區以第一軍和第二軍大部為主,包括五個師團,一個獨立旅團,勢力非常雄厚,以一字長蛇陣駐守在奉天東西兩側,可以直麵東部韓國問題,接應孫武師團,也可以向西南地區迎接天津,北京滿清政府的軍隊進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