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大阪等地以南的半島日軍的投降,使中國新軍的勢力,從四國島嶼到本州,統統地連為一個整體,也沒有了左右聯係上的障礙和腹部的威脅,整個戰局的形勢更加改善,於是,栗雲龍在海路派遣部隊攻擊的同時,以陸軍孫武部隊,攜帶朝鮮軍兩個師團,日本新軍一個旅團,向名古屋地區發動了進攻。
這一地帶,是日本東京集團陸軍的主力所在地,也是中國軍隊突擊到東京的最後障礙。
這裏。布置了日本軍隊確實有三十萬人,而且,武器彈藥比較好,中國軍隊的遲緩進攻,使日本軍隊得到了很多的喘息時機。在名古屋一帶方圓數百裏的地麵上,日軍建築了大量的工事群,將西麵的三條不大的江河,都改造成為阻擋中國軍隊前進的重要堡壘。
一群日本士兵正在河岸上巡視著。他們抱著德國造的步槍,騎著體形不大的本地馬,頂著炎熱的陽光,目光冷靜,神情肅然。
沿著河岸,數百裏長的河道,都被許多的荊棘障礙所攔截,一條條溝壑崎嶇著,一座座堡壘隱蔽在濃密的樹林和草叢之中。一些大炮的炮管,從磚石修築的半地下的工事裏伸出了一部分。
許多日本士兵,正在工事的外麵曬著太陽,因為炎熱的夏季,在陰涼的工事裏,有很多的寄生蟲,潮濕讓一些日本士兵出現了可怕的疾病。多雨的日本,一些工事裏不可避免地進了水。
一麵指揮著排水,一麵用望遠鏡子觀察著對岸,日本軍官藤田上尉舒了一口氣:“今天,中國人又不可能進攻了。”
加緊修築工事,試圖使工事牢不可破的日本官兵,心理很緊張,時刻提心吊膽。
“放心,隊長,如果中國人來了我們一定要他們好看!”一名軍曹揮舞著拳頭吼道。
藤田上尉看看小行軍曹臉上那很滄桑的胡子;“中國軍隊武器先進,戰術狡詐,不要小覷!”
緊張歸緊張,日本官兵對於自己的防線,還是很自信的。這條二百多裏。縱深一百裏的防線,被稱為東京的根防線。意思是根本。
因為日本軍隊實行單方麵的防禦,其兵力自然不足,所以,在河岸上,五百米的距離陣地上,隻有一個大隊,合五百餘人,相當於一米才有一名士兵。就這樣一算,已經相當不錯,花費了十萬名日軍的前沿陣地。說起來還是很薄弱的。為此,日軍在幾個重要地點,設置了二十八個聯隊級別的重兵部隊,可以隨時隨地對前線的薄弱環節進行補充和增援。三個師團,九個旅團,又是十萬人,將二十萬人布置在前沿,將十萬人左右布置在名古屋城市周圍,一來掩護城市,二來,作為防禦的縱深,負責這一地帶的日本總指揮官小鬆直道大將,就將軍團的總部駐紮在名古屋市區。
中國軍隊如何進攻,有幾個進攻的突破點,其空地配合方式如何實施,有多少輛坦克和多少架飛機參戰,都是小鬆大將考慮的問題,雖然心裏一直悲觀地認為,最後,這個防線也是要失敗的,可是,小鬆自信,在這裏,中國軍隊必將付出慘重的代價。
日本人一直在研究破解中國坦克部隊的方法,所以,這一帶的崎嶇地形和數不勝數的坑道,就是認真研究實施的結果,日本人動員了所有的名古鼓地區的民眾,包括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十歲以上的孩子,婦女,集結了數十萬人,對這一地區的地形進行充分地改造,長達數月地修改,使小鬆可以自信地說,除了騎馬還勉強外,中國軍隊的坦克根本無法行走。有一段時間裏,日本軍隊還攔截了江河的大水,短促的河流在夏天有足夠的河水,人為地製造了許多`的湖泊,遠遠看去,就是汪洋大海一般。
幾乎所有的道路都被日本人自己斷絕掉了。
為了能夠確保這一帶的安全,阻止中國軍隊的前進,日本人無所不用其極。
在三十萬軍隊的中間,還有二十萬的民兵,十五萬的日本女子軍,盡管日本的軍隊,嚴格地說,已經是民兵了,可是,日本人還是設置了更多的兵種,基本上,日本的民兵就是男人,隻要能夠抄得起步槍和棍棒的男人,統統是民兵,而手拿剪刀鐮刀的日本婦女,則成為女子軍。
在名古屋以及東部地帶,日本人還購置了兩道臨時的,備用的防線,也修建了許多的工事。
突然,正在觀察的藤田的耳朵豎立了起來,因為,他似乎捕捉了什麼聲音。
“怎麼了?”軍曹小行一彈身,從地上爬起來。
“快,聽,聲音,”藤田的手顫抖起來。
十幾名日本士兵急忙從地上跳起來,一麵舉槍警戒,一麵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