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卅二章,青森煙雲(二)(1 / 3)

被砍掉了一條腿的小野紀乙哭喊著,“不是中國軍隊,是我們的軍隊,是天皇和政府帶領的軍隊。你們,你們難道都投降了中國人嗎?”

“天皇和政府帶的兵?你們真不是中國佬?可是?”小野呆了。所有的日本漁民也呆了。打了半天,死了數百人甚至更多的慘烈戰爭,原來是自相殘殺?

可憐的小野紀乙說著說著就昏迷了過去。

這是青森城西南地區,發生的曆史上最悲慘的一幕,因為日本軍隊逃跑得匆忙,沒有和前麵的各行政機關取得聯係,也沒有騎兵進行通知,結果,被陣亡者的家屬們當成了中國軍隊,進行了痛切地打擊,雙方激戰了三十多分鍾,刀刀見血,槍槍凶狠,日本軍隊以為這裏的漁民見勢不妙,落井下石,已經背叛了日本政府,而這裏的漁民以為東來的軍隊是中國人,誤會釀成了巨戰,造成日本軍隊傷亡四百餘人,漁民則死傷七百餘人的慘劇。

經過了一番痛苦和沮喪地對話,消除了誤會,可是,那個最早因為驚慌失措而肇事的家夥,逃兵渡邊求二,卻再次潛逃得無影無蹤,使這一罕見的軍事案件,成為無法結案的可怕故事。一代代地流傳下來。

天皇的禦前大臣前原,帶領的三千名護衛隊,經過漁民們的一番攔截,士氣更加低落。不得不駐紮下來休整。

九月七日,日本大本營和政府中樞機構,搬遷到了青森。

青森,是日本本州島嶼幾乎最東北的城市之一,巨大的陸奧灣的兩側,是兩個狹長的突出地帶,很象一隻大龍蝦的那對螯,奇形怪狀,長得令人費解,將這一帶海灣包裹得嚴嚴實實,麵積達上千平方公裏以上的陸奧灣,有兩個比較顯眼的城市,嚴格地說是城鎮,在東北麵的是陸奧,在西南的是青森。

無論如何,這兒已經到了本州島嶼的最邊緣地帶,隔著津輕海峽,與北海道島嶼遙遙相望。

可以說,這兒,已經到了日本的邊陲,邊疆,自然,青森,就是邊城了。

而北海道呢?在日本人的心目中,也有這種荒涼和異樣的情節。蝦夷人,是北海道上的日本唯一的少數民族,那裏,長期以來,人煙稀少,交通隔離,所以,站在陸奧挽、灣和青森,或者陸奧鎮上的日本人,眺望著津輕海峽的時候,種種感慨,非他國人可以輕易理解。

數十年前的倒幕戰爭,失敗了的德川將軍帶領餘部人馬,逃亡北海道,苦苦堅持了一段時間,然後,不得不舉手繳械投降,承認自己的失敗。

九月七日,上午,陽光火辣辣地照耀著腥風繚繞的田野,在遍地的屍體和鮮血中緩慢地,悲傷地走過,來到了海灘邊,眺望著陸奧灣的前原大臣,比瓊州海峽岸邊的中國古代文官們還要痛苦得多,這兒,是日本的天涯海角。

到了這裏,日本國幾乎將盡了,到了這裏,日本還有多少的領土和人民呢?

所以,前原大臣一麵吩咐士兵搶救傷殘的軍民,一麵眺望著寬闊的海灣,眼淚潸然。

“日本真的失敗了。”

這句話,前原沒有敢說出來,他擔心的是,一旦真的說出這一句話,屬下的官兵會突然之間,潰散得幹幹淨淨。

前原後悔沒有在東京的皇宮廣場上,大膽地對中國軍官說出自己的真意,投降,向中國軍隊投降。,也許,隻有投降,才能挽救日本。

在中國軍隊拒絕日本的請和談判以後,雖然日本政府和軍隊都做了最大的努力,還是不斷地丟城失地,步步敗退。八月裏的戰鬥根本不需要再提,僅僅是九月份,日本軍隊和政府的失敗就接踵而來,先是釜石的一個聯隊日軍遭到了中國軍隊的攻擊,被殲滅了一千多人,其餘大半投降,隻有三百人生還,逃到了東麵的日軍部隊,接著,接近奧羽山脈的花卷鎮,一隊中國軍隊突擊而來,首先以坦克轟擊,擊潰了日軍的抵抗決心,緊接著,就率先衝擊,日本軍隊雖然利用街道和房屋的巷戰戰法,造成了中國軍隊的一定損失,可是,城鎮還是毫無懸念地失陷了。這部日軍連同剛剛招集的武裝人員一部,悉數被殲滅。兩位師團長自殺。隻隔了一天,中國軍隊進攻盛崗,在那裏,和日軍發生了一場激烈戰鬥,本來,日軍將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這一次戰役的反擊中,所以,幾乎將所有的精銳都集中於此,擁有四萬兵力的日軍,是中國軍隊的十三倍,曾經一度將中國軍隊擊退,可是,情況沒有能夠維持兩個小時,中國軍隊的飛行大隊趕來增援,再接著,中國軍隊的坦克部隊瘋狂殺來。成為宰割日本軍隊的絞肉機,從多個方麵對日軍的陣地進行突擊,日軍沒有還手之力,僅僅是派遣出去以炸藥阻擋中國坦克的士兵就死了五百多人,雖然也幹掉了中國軍隊坦克十一輛,最終,還是讓中國坦克突到了防線的背後,陣地被徹底地撕裂了,無數的日本步兵人群,遭到了可怕地追殺。而越來越多,最後數量可能多達一百七十架的中國空軍戰機,讓日本軍隊限於一片混亂,最終,日軍大敗,死亡七千四百餘人,受傷被俘者達一萬三千餘,其餘潰散極多,隻有六千餘人,勉強保持了建製,狼狽不堪地撤離到了東麵,隱蔽,躲避了追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