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軍和日本政府之間的簽定的條約,或者說在一八九五年以來簽定的,中國和日本之間比較重大正式的第一個條約,《東京條約》就這樣匆匆地出籠了。在日本官員欣喜若狂和感激的淚水裏,在中國新軍少數中下級軍官和一些士兵不滿的叫囂聲中,迅速地落下了不得帷幕,在習慣上,中國人和日本的民眾,更喜歡將之稱為《皇宮條約》,中國新軍官兵和普通的民眾這樣稱呼,是覺得特爽,攆到了小倭寇的家裏,被窩裏簽定條約,是典型的城下之盟約,牛啊,日本人呢,因為對中國新軍全其國家,保護皇族的感恩,也非常愉快地接受了。

這個條約的簽定,花費了一定的時間,主要是走走必要的程序,就其細節,中國新軍給予日本政府以充分的考慮時間。

在《皇宮條約》之外,為了進一步闡述其中若幹個條款的嚴謹性和外延界限,在中國新軍高層的要求下,也在日本官員的配合下和疑問下,又進行了若幹回合的談判,敲定了一些更具體的東西,先後在橫濱,千葉,相模灘等地的旅遊勝地完成,這三地完成的條約細則,分別叫做《橫濱十三條》,《千葉駐軍條款》,《相模灘商貿合作條約》,合起來被稱為《皇宮條約》的附屬條約。

中國新軍很尊重日本天皇,沒有對其進行戰爭責任追究,不管怎樣說,作為日本國家的最高元首,天皇對於挑起對中國新軍的戰爭,對於侵擾中國清朝大陸地區,並且肆無忌憚地屠殺清國居民,都是有相當嚴重的戰爭責任的。不過,在條約裏,中國新軍開門見山,義正詞嚴地提出了這一點。

嚴格地說,現在不是中國新軍和日本國家之間的談判,商討條約,而是中國新軍高層和他們的戰俘之間的遊戲。畢竟,軍事失敗的日本政治中樞,統統地落到了中國新軍之手,就連天皇老大爺還在戰俘營,新落成的東京某地區監管處呆著。

中國軍警的大皮靴在警戒線的外麵堅硬的青石地上敲打著,聲聲震撼,意氣風發,精神抖擻的中國新軍肌肉男們,手裏把握著衝鋒槍,虎視眈眈,威風凜凜,眼睛狼一樣凶狠地盯著這麵。在鐵絲網的另一邊,是大片的街道,所有被俘的日本政治經濟精英都被暫時安置在這裏。

從青森轉回來,是白強艦隊的船運載的,在糧食和淡水上沒有遭受任何刁難虐待的日本要人,在窒息般的痛苦中,好不容易煎熬到了東京,一送進這片戒備森嚴的軍營。聽到出入境口的鋼鐵柵欄門哐當一聲地砸合上,他們就全部癱軟在地上了。

當鈴木和前原等人被中國新軍提出去的時候,雖然沒有對他們進行搜身,卻派遣了日本人來幫助他們理發,刮胡子,這讓在不遠處能夠看見的天皇和其他人等,格外揪心。

鈴木和前原向天皇的居住處揮手致意,滿含熱淚,天皇也還以緩慢的手勢,在雙方的心裏,這是告別今生,來世再見的意思。

當天皇看見中國新軍的大兵押解著那些人消逝在街道的盡頭的時候,居然哭出聲來。

“哼,戰犯!”一名中國大兵耀武揚威地吹了一聲口哨。

嚴格地說,中國看守的士兵,對天皇和其他官員,都沒有虐待,但是,精神上的勝利和小小的一些鄙視神情是免不了的。

天皇曾經在艦隊的航程上,聽到日本有人對中國新軍中的傳聞的轉載,特別是鈴木首相對天皇的忠誠,鈴木說,中國新軍將確定對日本戰犯的審判,並擬定了一個四十四名戰犯的名單。聽中國士兵的私下傳說,或許,是有意地恐嚇日本人,故意對他們張揚,反正,中國人一定會嚴重地關切日本的戰爭責任問題的。

“聽天由命吧!”體內皇的心裏,閃爍過這樣悲涼的中國句子。

因此,在到了東京以後的日子裏,天皇的心情之壞,之沮喪,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要不是諸位官員的勸慰,要不是心裏的那一絲掙紮,他也許早就做出選擇了。

在天皇的懷裏,有一個小瓶子,內容自然是個秘密,藍色的液體雖然很弱微,可是,隻要一滴就能致人死地的威力,遠不是常人可以理解的。這是日本醫生們提純以後的眼鏡蛇的毒液,還經過了多種工序,本來是科學研究用的,後來,被天皇派人收集。

“如果遭受屈辱,朕就將自己動手。”

灰暗的心情,忐忑的感受,讓所有的日本政治家們,經濟巨頭們,都後悔和中國新軍的戰爭。他們在心裏,將製造了戰禍的日本軍事係統和政治領域的那幹子王八蛋們咒罵了個遍兒,兒玉源太郎,大山岩,黑木,乃木,東鄉,伊藤。。。。。。如果這些人的靈魂地下有知,一定會被折磨得寢食難安,再也無法做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