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駐守台灣的第一師團,本土部隊,也即日本人組成的部隊,是整個駐守台灣軍的主力之一,在殖民主義時代。十年時間,日本人在這裏實行了嚴酷的統治,高壓政策,推行皇民化運動,本土化運動,意欲將台灣民眾的中國情節,文化意識,盡行壓製,塗抹,所謂“去清國化”,是赤裸裸的殖民同化政策,為了達到此種目的,日本政府調集了精銳部隊,先後組成了兩個獨立混成旅團,一個師團的駐軍,另外,在台灣還有兩個日本移民的武裝軍區,在台北一帶,有隨時隨地可以武裝和作戰的一萬三千餘人,號稱“北線兵”,南部也有類似的武裝力量,人數約有一萬五千人,都是標準的,純種的日民,而同時,在小西總督的軟硬兼施下,特別是中國新軍與日本政府之間爆發戰爭以來的一年多時間裏,台灣的日本軍隊得到了高度地強化,大量台灣人被訓練和武裝組織,組建成新的部隊,為了減少麻煩,防止萬一的台灣本地人借助武裝反抗,他盡量縮小了台灣軍的編製,規模最大為聯隊。同時,也將日本人和台灣人混編。當日本政府宣布投降以後,他完成了對台灣軍事的高度強化,擁有的部隊遠遠超出了日本政府的想象。也超出了中國新軍的想象。
當時,台灣的總人口不過三百萬。日本移民不過二十萬,政府派遣駐軍兩萬,在小西利吉的手中,迅速使之變成了兩個師團的本土派遣師團,兩個武裝移民師團,十個台灣軍混成旅團。總兵力達到了十五萬人以上。
正是因為這樣龐大的兵力,還經過了相當的訓練,在英國等的大力援助下,小西等人才有膽量抗拒中國新軍的收複行動。他曾經揚言,要給中國新軍一點兒厲害瞧瞧,即使不能徹底地擊敗中國新軍,也要使他們元氣大傷,“台灣是日本的,台灣軍就是中國新軍麵前的清國黑旗軍!”
黑旗軍是清國原駐紮在台灣的劉永福軍隊,在日本接收台灣的時候,自發起來抗擊日軍,並且和台灣的本地居民組成的義軍彙合,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造成日軍死傷慘重。
小西總督沒有信心徹底擊敗中國軍隊,畢竟,二百萬的日本本土精銳都被擊敗,殲滅了,這讓他感到了徹骨地恐懼,可是,他有信心給中國新軍當頭一棒:“中國新軍都是一群驕兵,我們可以利用這一點兒,殲滅其主力一部!”
在此思想主導之下的基隆守備,並沒有徹底跟中國軍較量,決戰於海灘的意思,因此,以山下賀國大將為首的日本新軍一個團,三千餘人的部隊,以標準的中國新軍的製式裝備來進攻,又有空軍的壓製,很快就將日軍的海灘部隊打掉了。
一群群的日本士兵,血肉模糊地傾倒在海灘上,有的身體歪斜,有的還保持著完整,可是,都有一個共同的地方,身上有一些血窟窿,生命的特征正在消逝。
日軍本來就不多,工事遭到中國空軍的攻擊,艦隊主力大炮的轟擊,日軍傷亡嚴重,工事大多被毀滅,殘餘的日軍,按照計劃,逐步抵抗著,向陸地深處撤退,薄弱的日軍防線迅速被撕裂了,日本新軍意氣風發地嚎叫著,以數十個小箭頭的攻擊態勢,插向前麵海灘,飛濺的淤泥,細膩的沙灘,被趟成了渾濁的海水,都描繪出一幅激烈戰鬥的緊張畫麵。
山下賀國大將興奮地向白強司令員報告勝利的消息,白強讚揚了他:“日本新軍在將軍的指揮下,實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啊。”
“不,這是中國新軍武器裝備恩賜的結果!”山下很真誠地說。
在出征台灣之前,山下的部隊得到了中國新軍的製式武器,那些速射的衝鋒槍,讓山下大為震驚,他由衷地讚歎,佩服。覺得還是中國新軍厲害,這樣凶狠的步兵武器,是世界上第一流的,難怪中國新軍要贏,還贏得那樣輕鬆。山下是一個標準的日本人,一旦發現了新大陸,新目標,就甘心情願地做一名好學生。
日本新軍傷亡很小。在沙灘上,總共發現了四十多具屍體,三十個傷兵,而日本的台灣軍守備部隊則傷亡了大約兩千多人,其中,約四百多人是被日本新軍的衝鋒部隊幹掉的,衝鋒槍的威力,讓守備的日軍根本抬不起頭來。
在日本新軍之後,中國陸軍曹文正師團的一個團,也開始在登陸船的往來運輸下,到達了海灘上,開始了緊張的登陸行動。一個團兩千三百餘人,全副武裝,精神抖擻,在朝鮮半島上的休整時間太久了,官兵們沒有參加在日本的遠征作戰,一個個都心癢難嗷。這回,好不容易撈著了戰鬥任務,都興奮得象打了雞血。在節節勝利的氣氛裏,中國新軍的官兵,精神麵貌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一個個自信得好象自己是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