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農村有一點比城裏好,就是想吃的各種蔬菜都可以在自家的園子裏或離家近的地裏自己種著吃。八月份的時節裏各種蔬菜都可以吃到的,看到桌子菜盤裏的茄子、豆角和糖拌西紅柿,看到這些無汙染的純綠色食品,李自遠那是食欲大開,雖然三歲大的他根本吃不進去多少。
吃完早餐後,媽媽很快就把碗筷之類的收拾到廚房並洗涮完畢之後,去到園子裏幫著爸爸給爺爺奶奶摘些新鮮的蔬菜給二老帶過去。看著眼前那諾大的園子,感慨道還是農村好啊,這個有著長60米、寬50米的園子,這要是放在大城市裏那可都是白花花的票子啊!當然,在農村來說這麼大的園子再加上前後兩個院子和四間正房,還有兩間廂房,這個占地麵積絕對不算什麼,也絕對不用擔心空間不夠用。後院院牆外一周都是樹,因為後院不種園子,所以不用害怕樹大影響園子蔬菜的成長,夏天也不用擔心太陽太毒,有樹蔭遮擋著呢。
李自遠的老爸李嘉國隻是個普通的村民,媽媽葉佟原來是個小學老師,不過因為兩個孩子的原因離職了。隻不過小學文憑的爸爸能夠把高中畢業的媽媽娶回家,當時在村裏那也是流傳一時的佳話啊!雖然爸爸的文化低了點,但是爸爸頭腦靈活不死板,人際關係處理的相當好,如果爸爸文化在稍微高點相信前世爸爸就不會一直窩在這個小村子裏了,老媽葉佟雖然文化高,但是有著農村婦女的謙虛和善良,和親朋好友們相處的很好,是個很好的賢內助。以前世的眼光來看似乎媽媽辭掉教師這個陽光職業會有些可惜,但是自己重生了一切都將改變,想讓爸媽走出鄉村成為成功的商人對於自己來說一點都不難。
抬頭看著爸媽已經裝滿了兩大網兜的蔬菜,隨後爸爸把兩個網兜輕輕的放到院子裏的自行車後架上,前邊大梁上還有個木製單座被固定在大梁上,想來是自己的專座了。
爺爺奶奶家雖然也在李家村,但是李家村的布局不是很合理。一共分為三個部分,爺爺奶奶住在前街,自己家住在中街也是住戶最多的街,後邊還有個後街。相對於中街來說,前街住戶最少也就半個生產小隊的樣子,後街大約有兩個生產小隊的樣子,中街住戶最多大約有五個生產小隊吧。爺爺奶奶住的還是原先的老房子,爸爸她們姐弟五人都是在前街老房子過的童年。爸爸是她們姐弟五人中的老二,我還有一個大姑年齡比我爸大,其他二叔、二姑和老姑都比老爸小。
“兒子,過來爸爸把你放到車上,要走了。”沉思中的李自遠被爸爸的聲音打斷,“嗯,來了”李自遠隨口答道並跑到了爸爸身邊、、、、
“哦,嘉國,這帶著兒子去哪裏啊?”在路口大樹下乘涼的鄰居家甘爺爺問道。看著鄰居甘叔還有其他幾個相熟的左鄰右舍,爸媽邊打著招呼邊道:“我們去前街我爸媽那去看看,這有幾天沒有去過了”。雖然走過去了很遠還是能聽到“你看人家嘉國娶了個好老婆啊,人即賢惠對老人又孝順,真是好人有好命啊,不能比啊!”聽起來好像自己家媳婦不孝順似的。李自遠側臉看到老爸一臉得意的看著媽媽,媽媽則臉帶羞紅一閃即逝,但還是被狡猾的兒子捕捉到了、、、、、、
中街到前街大約有一裏多路不足兩裏的樣子,無聊的李自遠看到馬路邊、村民的園子裏和遠處山丘上那大片的果樹和已經快要成熟或者剛要成熟的各種水果,放眼望去煞是好看。心中一動不由想起蘇軾的《惠州一絕》。原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