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楊雪晴終於回來了,一切都可以重新開始了。
新的開始,新的生機,一切都隻會越來約好。
隔天楊雪晴先去了一趟順陽運了一些糧食回來,順陽的宅子就好比庫房,沒人知道楊雪晴是哪裏收購的糧食,就連陶大叔也不知道,就知道他辦完事回來時,後院倉庫裏就已經堆滿了糧食。
往後這糧食一部分留在順陽的鋪子,一部分要送到平泉鎮去,當然負責送糧的事就交給了紫雲閣。
折騰了一天,再回到鎮上的時候天都黑了,點了燈籠照明,一行人加班加點的將鋪子裏的穀倉都裝滿了,剩下的自然是放倉庫去了。
這糧食已經有了,剩下的就是找個好日子開業了。這次楊雪晴沒打算在鋪子裏賣魚了,魚的事都交給馮慶鬆,聽聞他在別的鎮上也開了幾家鋪子,這頂號的銷路,不找他找誰?
另一方麵是藥材的銷路,這個就需要找季衡了,趁著剛從京城回來,楊雪晴便說是從京城帶了不少藥材。
趁夜進了空間,和沈驀然一同采藥,兩人忙的不亦樂乎。
“驀然,人參是不是能便宜一些賣了?我看著這麼多的人參有些著急啊,你看那顆,挖出來保準能比上次挖的老祖宗還要大一圈。”楊雪晴指著中央的一顆人參說道。
人參:我苦哇!這裏什麼地界?外界一天這裏就跟過了幾十年差不多,外界大半年過去了,我這都活了幾千年的感覺……
“好。”一如往常,還是楊雪晴說是什麼,沈驀然都是一個好字。
哪怕說不要錢都送人了,沈驀然也不會說不好,唉,誰讓他有個會掙銀子的媳婦呢?
他就進軍營當了幾天小兵的功夫,她就在京城開了一家美顏館,他進宮當幾天護衛的功夫,她就將美顏館做大了賺翻了。
更不說那風靡整個京城的暖氣爐了,不用她動手去打鐵,不用她動口去銷售,人家每銷售一套就有她百兩分紅。
這年頭賺銀子都這麼容易了?看著空間堆成山一樣的銀子,沈驀然再次感歎,金山銀山,他終於見識到了。
鋪子開業了,名字就叫優曇商鋪,楊雪晴的銷售手段很多,開業第一天不賣米,而是施米。
往後的每個月一號,也都定為施米日,不少人都議論著,楊雪晴這是要虧死啊,先不說那些知道消息了後刻意從村裏趕來的,就單說這鎮上有多少人家了?一家一升米,這得施舍出去多少?
隻怕半天就能讓這米鋪成虧到姥姥家去,嘖嘖嘖,可別開業第一天就因為米糧不夠鬧出笑話來啊
但大部分人都還是念著楊家人好的,一時間優曇商鋪的名聲算是打了出去。
別人都擔心優曇商鋪會虧死的時候,殊不知楊雪晴施米隻是為了減壓,空間的糧食堆的太多太多了,多的讓人看了都犯愁啊。
大米:怪我咯?誰讓你們每天都來收割兩畝地,收割了還不往外弄,都堆這裏當然越積越多了。
高粱:大米啊,你終於有機會去體現你的價值了。
大豆一臉哭相:我呢我呢?有施米了,有沒有施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