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深深地進入當下(1 / 3)

別在思維中尋找你自己

在我開悟或變得完全有意識之前,我覺得我仍然需要更多地了解大腦工作的方式。

不,你不需要。有關大腦的問題不能在大腦的層麵中得到解決。一旦當你理解了基本的思維障礙後,你就沒必要再了解或理解太多。對大腦複雜性的研究會使你成為一個很好的心理學家,但是它不會使你超越大腦,就像研究瘋狂不足以創造理智一樣。你已經理解了無意識狀態的基本原理:思維認同。它創造了一個虛假的自我,也就是小我,而這個虛假的自我替代了你真正的自我。你真正的自我是根植於本體之中的。如耶穌所說:“你變成了從葡萄藤上砍下來的一根枝蔓。”

小我的需求是無止境的。它感到自己很脆弱,容易受到威脅,所以它一直生活在一種恐懼和缺乏的狀態中。一旦你了解了這一點,你就不需要探索它所有的表現形式,也沒必要將它轉化成複雜的個人問題。當然,小我喜歡你這樣做。它通常會尋找一種依托以便加強支持它虛幻的自我感,並且總是將自己和你的問題聯係在一起。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這就是他們的自我感覺與他們的問題緊密聯係在一起的原因。一旦這種情形發生了,他們最不願做的一件事就是從他們的問題中解脫出來,因為這意味著自我感的喪失。所以,小我喜歡你無意識地大量投資在痛苦和苦難中。

因此,一旦你認識到無意識的根本原因是思維認同(當然還包括情感認同),你就可以逐步走出這個陰影了。你可以進入當下,這時,你就會允許思維的存在而不陷入思維之中。大腦本身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它是一個很好的工具。但是如果你從大腦思維中尋找你自己並誤認為它就是你,那它就會變成一種小我的思維,並且控製你的整個生活。

終結時間的幻象

我們似乎不可能從思維認同中解脫出來。我們都沉浸在思維之中。你怎能教魚學會飛翔呢?

這就是問題的關鍵所在。請終結這種時間的幻象吧。時間和思維是密不可分的。從思維中去除時間,思維就會停止——除非你選擇去運用它。

當你與思維認同時,你就陷入了時間的陷阱:你會不由自主地完全生活在對過去的回憶和對未來的期待之中。這樣你的心思會完全被過去和未來占據,而不願意接納當下時刻,並容許它存在。過去可以賦予你一個身份,而未來代表了解脫的希望或任何一種形式的滿足,因此你會強迫性地認同它們,但實際上這兩者都是幻象。

但是如果沒有時間感,我們將如何在這個世界上生存呢?我們不會再有任何可追求的目標。我甚至不知道我是誰,因為過去造就了今天的我。我認為時間是非常珍貴的東西,我們需要學會善於利用它,而不是浪費它。

時間一點兒也不珍貴,因為它僅僅是一種幻象。你認為珍貴的東西不是時間,而是不在時間內的那一點,即當下。實際上,當下才真正的珍貴。你越關注時間——過去和未來,你就會越多地錯過當下。當下才是最為珍貴的東西。為什麼?首先,因為它是唯一真正存在的東西,你的整個生命就是在這個永恒當下的空間中展開的,而這個永恒當下是唯一不變的常數。生命就是此刻,你的生命從來不會不在此刻,未來也不會。其次,當下是唯一可以帶你超越有限大腦的切入點,也是唯一可以帶你進入永恒的本體領域的關鍵。

任何事物都不能存在於當下時刻之外

過去和未來難道不真實嗎?它們有時看起來比當下更為真實。畢竟,過去決定了我們是誰以及我們現在的思維和行為,並且我們未來的目標決定了我們現在該采取的行動。

你還沒有把握我所說的內容的實質,因為你在試著用大腦去理解它。大腦是不會理解的。隻有你能,請專心地聽就好。

你可曾在當下之外體驗過、做過、思考過或感覺過什麼東西?你認為你做得到嗎?有什麼事情能發生或者存在於當下之外嗎?答案很明顯,不能。

沒有任何事情可以發生在過去,所有的事情都發生在當下。

也沒有任何事情會發生在未來,所有的事情都隻發生在當下。

過去發生的事情是一個記憶的痕跡,它儲存在大腦中,是過去的當下。當你記起過去發生的事情時,你就重新激活了那個記憶——而你是在當下做這件事情的。未來是一個幻象的當下,是思維對未來的投射。當未來來臨時,它是以當下的方式到來。當你思考未來時,你也是在當下做這件事情。很明顯,過去和未來本身沒有現實性。就像月亮本身不會發光一樣,它隻能反射太陽光,所以過去和未來僅是永恒的當下的光線、力量和現實性的反映。過去和未來的現實性都是從當下借過來的。

我在這裏所說的內容的本質通過大腦是不可能被理解的。但在你理解它的那一刻,你的意識就會從思維轉變到本體,從時間轉變到臨在。突然,每件事都會充滿活力,散發出本體的能量。

進入靈性殿堂的關鍵

在生命受到威脅的緊急情況下,意識會很自然地從時間轉變到當下。那個有著過去和未來思維的人格會立即撤退,被強烈的臨在意識代替,同時它會變得非常警惕和寧靜。此時任何即時的反應都是從有意識的狀態開啟的。

有些人喜歡參加冒險性的活動,如爬山、賽車等,原因是這些活動迫使他們進入當下時刻——在這些高度緊張的時刻裏,他們能從時間、從問題、從思維中解放出來。即使一秒鍾不活在當下,都有可能麵臨死亡的威脅。不幸的是,為了進入這種當下時刻,他們必須依賴一種特殊的活動。其實你不必去攀登艾格爾峰,在當下,你就可以進入那種狀態。

自古以來,各門各派的心靈導師都指出當下時刻是開悟的關鍵。盡管如此,它仍然是為人所不知的秘密。當然,教堂和寺廟是不會教這些東西的。如果你去教堂,你可能會聽到這樣的教導:不為明日思量,明日自有安排。“那些把手扶犁而頻頻回顧的人不適合進入上帝王國。”或者你可能會聽到這樣的篇章:美麗的花兒不會為明天而擔憂,它們安逸地生活在永恒的當下,上帝賜予了其豐富的供養。

這些語句中所蘊藏的深刻、激進的本質並不為人所知。似乎沒有人意識到,他們注定要在世上走一遭,好完成一個深刻的內在轉變。

禪宗的本質就體現在“在當下的刀鋒邊緣上走路”——完全地進入當下就不會有問題,就不會有痛苦,在你本質中不是你的東西就不會在你之內生存。當下這一刻,當時間缺席時,你所有的問題都會消失。苦難隻有在時間中才能存在,在當下它無法存活。

偉大的臨濟禪師為了把他的學生的注意力從時間中帶出來,經常豎起一根指頭慢慢地問道:“當下,缺什麼?”這是一個不需要大腦就能回答的強有力的問題,目的是讓你將注意力集中在當下。禪宗的傳統裏還有一個類似的問題,那就是:“若非當下,何時?”

汲取當下的力量

剛才,當你談到永恒的臨在和過去以及未來的非現實性時,我發現我正在觀察窗外的樹。在此之前我已經觀察過了幾次,但是這次卻有所不同。外在的感覺沒有發生多大的變化,隻是樹葉的顏色變得更亮、更具生命力,好像多了一個角度,這很難解釋。我不知道如何去解釋,但是我覺察到了我所感覺到的一種無形的東西,這些無形的東西是那棵樹的本質,是它的內在精神,而且我是這個本質的一部分。現在我認識到,在這之前我並沒有真正地看過這棵樹,我之前所見到的隻是這棵樹的一個平麵的、無生命的形象。當我現在再看這棵樹時,那種特殊意識的一部分仍然存在,但是,我能感覺到它在逐漸地消失。你看,這種體驗已經退去了,這種感覺可以長久些嗎?

你是在一瞬間脫離了時間。你進入了當下時刻,因此你沒有通過大腦去感知那棵樹。這種對本體的覺知成為你感知的一部分。這種無時間意識逐漸成為一種認識,它不會扼殺存在於每個生物和每件事情中的靈性。這種認識並沒有損壞生命的神聖與神秘,而是包含著對所有一切存在的深深的愛與尊重。大腦對這種認識是一無所知的。

大腦不會真正地認識樹木,它僅知道有關樹的事實或信息。我的大腦也不會認識你,它隻知道有關你的特征、判斷、事實和觀點。隻有本體才會直接地知道。

對於大腦和有關大腦的知識而言,它們在日常生活的實際領域中占有一席之地。然而,當它控製你生活中的一切層麵時,包括你與別人以及與自然的關係時,它就會變成一種可怕的寄生蟲,如果不加以控製的話,最終它會結束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並且通過結束它的主體而結束自己。

現在,你或許已經多少了解到了無時間狀態可以如何轉變你的感知。但是,光有體驗是遠遠不夠的,不管它是多麼美好或深刻。我們所需要的和所關注的是意識層麵的永久轉變。

所以,請打破那種抗拒當下、否定當下的舊模式。請把對當下時刻的意識作為一種習慣,當不需要關注過去和未來時,把你的注意力從它們之中解放出來。在日常生活中,盡可能地從時間的意識中把自己解放出來。如果你發現很難直接進入當下時刻,那麼請你從觀察自己老想要脫離當下時刻的慣性開始。這樣,你將會觀察到,你總是把未來想得比現在更好或更壞。如果想象的未來比現在更好,它會給你希望,或讓你愉悅地期待;如果它比現在更糟,會讓你焦慮——其實這兩者都是幻象。通過自我觀察,更多的臨在意識會自動地進入你的生活之中。在意識到你沒有進入當下的那一刻,你就在當下了。任何時候,當你有能力觀察你的思維時,你就不會再落入它的陷阱。這時,另外一個不屬於思維的東西就來臨了:觀察者的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