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把握分寸,退進自如(3)(1 / 2)

新稅照常征收,由於還采取了振興農業的辦法,很快農業發展,民眾由怨到讚,眾人敬服。

子產在各地遍設鄉校,因鄉校言論自由,有些對政治不滿的人往往把鄉校作為論壇進行政治活動。有人擔心長期下去會影響統治,建議取締。子產卻說:“這是沒有必要的,百姓勞累一天,到鄉校中發發牢騷、評談政治,很正常。我們可以作為參照,擇善而從,鑒證得失;若強行壓製,豈不如以土塞川,暫時或許會堵住水流,但必將招來更猛的洪水激流,衝決堤壩。那時,恐怕就無力回天了。若慢慢疏導,引水入渠,分流而治,豈不更好?”

眾人皆服,子產采用的就是以柔克剛的做事之道。

有些自作聰明者,往往盲目自信,以為以剛克剛,無往而不勝。大家知道,做人辦事不能簡單粗暴,而應學會從大處著眼,以柔克剛。

縱觀曆史上的功成名就者,他們處世都懂得靈活圓滑、剛柔相濟的道理。諸葛亮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善將者,其剛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製強,以柔克剛。純柔純弱,其勢必削;純剛純強,其勢必亡;可柔可剛,合道之常。”做人處事若能剛柔相濟,把方與圓的智慧結合起來,該方就方,該圓就圓,方到什麼程度,圓到什麼程度,都恰到好處,那就剛柔相濟,方圓無礙了。

古代工匠在煉製兵器時,除了反複鍛造百煉成鋼以外,還必須對其鋒刃進行淬火,淬火的火候最為關鍵。“火候”過弱過小,則強度不夠,過猛過強,韌度不夠,容易折斷。隻有把握有度,恰到好處,才能打造出上好的利刃。

莊啟傳,納愛斯的掌門人。當有人問他企業為什麼要起名納愛斯時,莊啟傳不緊不慢地說:“納愛斯是英文NICE的音譯,意思是美好,語意十分柔和。我們的產品用了‘雕’的形象,雕是一種禿鷲,自然界中的清潔衛道夫,十分堅強剛烈。剛與柔結合在一起,剛柔相濟,象征著我們的產品、我們的企業。”其實,這也正是莊啟傳自身品性的一種象征。

莊啟傳當過工人、供銷員、廠裏的科長和副廠長,一步一步艱難地成長,一直到民主選舉當了一把手。莊啟傳的經曆幫了他的大忙,無形中成了他的一筆寶貴財富,他懂得管理,懂得工人,懂得工廠運作的全過程,他明白社會、明白人生、明白書本上所學不到的各類知識。這一切使莊啟傳做事剛柔相濟、能方能圓,凡事一旦下了決心,就一定要做成、做好。

人們都知道,日本的柔道高大威猛,韓國的跆拳道力大無比,美國的拳擊威風凜凜,泰國的泰拳凶狠刁鑽,而中國,卻憑著外柔內剛的武術,四兩撥千斤的太極,在曆屆與日本和美國的搏擊比賽中一次次地取得勝利,以柔克剛,這樣的勝利是不足為奇的。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做事什麼時候應該寬厚,什麼時候應該拒絕,都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與人一味地近距離交往,關係曖昧,則容易礙於情麵失之嚴肅;而如果一味地與人遠距離交往,關係緊張,就難以和朋友交心,事情難以辦成。

隻有懂得在與別人交往時,對不同的人,不同的事,采取不同的方法來對待,保持不同的距離來交往,剛柔相濟,能方能圓,才能使你辦事左右逢源,如魚的水。

6、見好就收,精於進更要巧於退

有這樣一則逸聞,說左宗棠酷愛下棋,少有敵手。一天他微服出訪,在街上遇見一位擺棋陣的老人,招牌上寫著:“天下第一棋手”。左宗棠便去挑戰。誰知道老人竟不堪一擊,左宗棠便叫人拆掉了招牌。爾後,當左宗棠從新疆平亂歸來,看見老人還在街頭擺著棋陣,招牌也仍然高掛著,心裏不快,便又去與老人對弈,結果盤盤皆輸,次日再戰幾局,仍是告負。左宗棠很是奇怪,驚問原因。老人笑答:“上次,我知道你是即將奔赴新疆平亂的左公,為了使你樹立平亂立功的自信心,所以讓你狂贏。而今已是凱旋,我就不必客氣了。”左宗棠聽了十分歎服。

老人不僅是弈壇高手,而且還是心理大師。他深知左宗棠要出征,故意輸給他,而當左宗棠勝利歸來,就取勝於他。由此可見,這位老人做事深諳見好就收,精於進更要巧於退的道理。老人家妙不可言的進退智慧,不能不令人們點頭歎服。

Tip:阅读页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