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改變走“後門”的歪風(1 / 2)

“去年的收成好些了?”杜秀青問道。

“是,去年沒有漲大水,田地沒被淹,收成比往年好些。還有啊,去年我們鎮裏來了一位好書紀,給我們重新核算了農業稅和鄉村提留,每畝地少交上百塊錢哪,我們的負擔也減輕了不少。真得感謝這位好書紀啊,聽說還是個女的,真是有本事!”老伯依舊看著遠處說。

聽到老伯的這句話,杜秀青心裏陡然一陣激動,沒想到自己所實行的這個改革,還真是得民心的,不是親耳聽到這句話,杜秀青是不敢相信,老百姓對重新核算農業稅和鄉村提留有這麼大的反應。

“是嗎?您沒見過這位書紀嗎?”杜秀青笑著問道。

杜秀青又要開始在平安鎮的新規劃。

總體的局勢穩定之後,班子的配備也已完備,梁曉素來到了平安鎮,又成了她的得力助手。徐文娟、沈運達、何俊提起來後,工作幹勁更濃了,整個鎮裏的工作積極性都上來了,杜秀青的各項工作都開展得有條不紊。

年後,杜秀青把吳永進送上來的材料報到了縣裏,果真為吳永進爭取到了30萬的農村企業扶持款。這30萬元,對於吳永進來說,無異於一筆巨款,是他這個小作坊剛剛起步的救命錢,有了這筆錢,吳永進的規劃就可以實現一大半了,他可以先引進一條比較好的眼鏡生產線,擴大生產,提高產品質量,盡快去打開市場。

為此,吳永進為自己的眼鏡加工廠注冊了一個商標,就叫“永進眼鏡”。這個注冊商標,開創了平安鎮的曆史第一,因為平安鎮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家注冊自己品牌的小企業,在餘河縣也不多,吳永進畢竟是從外麵回來的,對於知識產權的保護和開發,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比很多人都走在了前麵。

從這一點上,杜秀青再次看到了吳永進的個人能力,他的高瞻遠矚,一定能為他的事業帶來蓬勃的發展,她相信吳永進會成為整個平安鎮甚至是餘河縣的農村個體企業的領頭人。

每次從平安鎮的後門進出的時候,杜秀青心裏都覺得怪怪的,總有點寄人籬下的感覺,不那麼光明正大。好好的一個鎮政府,為什麼天天的要走後門呢?杜秀青很不爽。

她決定,盡快到平安鎮中學去一趟,以來是看看學校,慰問校長和老師們,二來是探探校長的口風,看看學校是否還需要那個山崗上的分部校園,如果不用,她決定先借來作為鎮政府的臨時辦公場所,改變這種每天走後門的“歪風”。

三月初的一天,杜秀青帶著馬明橋和梁曉素,來到了平安鎮中學。

學校校長張樹林聽說杜書紀和馬鎮長要來檢查工作,愣是好好張羅了一番,校門口掛上了大條幅:熱烈歡迎鎮領導蒞臨我校指導工作!

校園的每個角落都打掃得幹幹淨淨,一片落葉都看不見,以鄉村中學最非常隆重的儀式迎接杜秀青一行的到來。

校長張樹林和副校長教務主任一起,都到大門口來迎接。

平安鎮中學坐落在一塊石頭嶺上,也是依地勢而建。四周都是房子,中間一個不規則的草場,並不是很大。因為是建在石頭嶺上,所以教學樓的地勢非常高,第一層得踏上三米多高的台階才到,教學樓的正麵種著四棵四季常青的雪鬆,長得已經非常高大了,在這個校園裏算得上是最美的一道風景。

杜秀青走進校園,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迎麵撲來。雖然她是第一次走進這裏,可是在她的潛意識裏,她似乎神遊過這裏很多很多次,尤其是教學樓前的那四棵雪鬆,那麼清晰地刻畫在她的腦海裏。

沒有親曆過的地方,卻有如此美麗的記憶,那是因為她的記憶裏有一個抹不去的名字:朱大雲。

這就是朱大雲的母校,是朱大雲考進信江師範的奮鬥之所。

朱大雲曾經很多次跟她提起過教學樓前的這四棵雪鬆。在朱大雲的記憶力,這也是這座簡陋的校園裏最美麗的風景。他曾經說過,有一天他要帶著她和他們的孩子返回校園,看看母校,尤其是要看看那幾棵雪鬆。她還記得,朱大雲告訴她說,當年輟學後重新走進校園,其實壓力是很大的。年紀比同班的同學大,可是開始的成績卻是最差的,那時他的心情非常壓抑!最鬱悶的時候,他甚至再次想到了放棄,甚至想過從樓上跳下去,因為他要是再學不好,實在是沒臉見父母家人,光是村裏人的唾沫都會把他淹死……後來,有一次下雪的時候,他站在樓上,看著樓下的雪鬆,大雪紛紛揚揚的飄灑下來,其他的樹木都形容枯槁,隻有這四棵雪鬆,在大雪中青翠屹立,雪下得越大,似乎越能襯托它的美麗和威儀……當時,他的心就震撼了!他感受到了一種力量,在內心裏激發著他,他說他要做雪中的雪鬆,在寒冷中屹立,在風雪中挺拔!他要戰勝自己,戰勝眼前的自卑和困難,從此傲然屹立在校園裏,就像這四棵雪鬆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