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帶走了他的三魂七魄(2 / 2)

杜秀青看著前方,目光所及之處,都是齊人高的荒草,漫無邊際似的。秋日的陽光很是明淨,照在這片荒地上,居然閃著點點的金光。

“是啊,確實是個好地方……”杜秀青也感歎著說。

如今農田的征用是十分麻煩,餘河的新一中建設,都是曆經波折才批複下來,而且那塊地帶來的後遺症是非常巨大的,水稻原種場的職工,到現在還在為這個事情和餘河縣委扯皮,糾紛不斷。

可是,這塊大麵積的荒地,卻是可以變成黃金的啊!

荒地變寶地,就看餘河縣委縣政府如何大手筆的來操作了。

“杜書記,您看啊,現在老城區的發展已經到了極限,就是我們新縣委的那塊規劃,也已經飽和了,餘河要發展,就必定要突破現有的格局,把區域擴大。征用農田,我們資金有限,而且要碰觸很多政策的紅線,麵對和老百姓的糾紛,比較麻煩。但是,我們眼前的這塊地,你看看,是多美好的黃金地帶啊!靠著餘河,遠離喧囂和城市的汙染,可以說是餘河上風水最好的一塊地,可是,這麼多年,我們卻讓它長滿荒草,實在是可惜,可惜啊……”

曾磊雙手背在後麵,昂著頭往前看,眼裏是無限的向往。

“杜書記,您看啊,如果我們把這一片,全部開發出來,變成餘河最大的一個生態社區,是不是給餘河打造了一個世外桃源?”曾磊看著杜秀青說。

杜秀青點點頭,看著遠處說:“是啊,這裏確實是個好地方!沿江路擴展開來,修建成濱江公園,再把整個石默洲連接起來,這兒打造成一個最美麗的生態住宅園區,餘河的世外桃源就建起來了……但是,這一切,都要和經濟的發展相匹配,石默洲的開發,是需要強大的經濟做依托的,老百姓沒有購買力,房子建了,也隻能是空置著,不但不能帶動經濟,還會造成很大的負擔……”

曾磊看著她,微笑著沒有說話。

“發展經濟是每個執政者的最迫切的希望,”杜秀青說,“但是,餘河是個小地方,小地方的經濟,更不可能一夜騰飛,餘河是農業大縣,依托農業的發展,步伐非常緩慢,所以,地產的開發,我一直都不能大手腳的來放開。新縣委那片規劃,也是近十年完成的,新縣委的搬遷,帶動了那塊地方的發展,這是每個縣城發展的必然之舉,但是,這塊地方,在餘河本土人的眼裏,是不具備優勢的……農村人進城,要的是城市的中心區,那兒才是他們心中的好地方;城裏人往高處走,有錢的去市裏甚至是省城購房了,開發這塊地方,最大的購買力,就是本地不離開的人,選擇二套房,改善居住環境,但是,這樣的購買力,對於河來說,還是非常有限的……”

“杜書記,我覺得你多慮了,”曾磊說,“在餘河我是外來的和尚。我想我這個外來的和尚,更好來念餘河的‘經’。”

說到這裏,曾磊笑了起來。杜秀青也看著他笑了笑,她知道,這個外來的“和尚”,要借助餘河的這個“小廟”,大展拳腳。

“餘河是農業大縣,所以外出務工人員占到了主要勞動力的一半以上,這部分人,絕大部分是要返鄉養老的,”曾磊說,“他們中間,隻要在外稍微幹得好的,將來都會在城裏買房養老,因為他們在城市住慣了,回到農村已經不適應了,這部分人,將是餘河未來購房的主力軍。另外,你剛剛說的,改善性居住,在餘河也是很有市場的,隻是,沒有一定的刺激,他們不會輕易買房。就像餘河的富人區東洲,在餘河算是比較好的住宅地,但是,如果石默洲建起裏後,我相信,那裏的大部分人,將會選擇在此居住……”

杜秀青看著曾磊,笑了笑,不置可否。

“為什麼呢?據我了解,東洲的房子,雖然是單門獨院,但是有個最大的缺陷,就是不防盜,沒有統一的物業管理,住起來不安全,尤其是隻有老人小孩在家的,更是極其不安全……”曾磊說,“我們的縣委有很多工作人員,自己在那兒建了房子,卻從來不敢把貴重的物品放在家裏,被盜的幾率非常高,這部分,都是有購買力的,如果我們打造的是餘河的世外桃源,是最好的高檔樓盤,引進最人性化的物業管理,那一定會刺激他們的購買願望,哈哈,那時候,這塊寶地,就真的成了餘河的高尚社區,最大的生態住宅區,置業投資居住的理想之地啊……”

看曾磊分析得那麼頭頭是道,杜秀青都一些不相信,這是剛到餘河的縣長曾磊嗎?怎麼感覺比她還要懂餘河,了解餘河,看來,外來的和尚還真是好念經,跳出固有的思維來看餘河,果然得出來的結論就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