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造物弄人(1 / 2)

“好了,今天你把手頭的事料理一下,晚上我們給你開歡送會,明天就正式過去了。”張德亮說完就走了。

在這工作這麼多年,馬上就要離開了,還真有些舍不得。趙海成看著自己熟悉的實驗室,儀器台上的質譜儀、氣相色譜儀、紫外可見光分光光度計,一台台他曾經使用過無數次的儀器整齊地擺放在麵前,似乎是在列隊歡送他這位多年的老朋友,而實驗室一角新買的氣質聯用和原子吸收這兩台進口儀器自己花了好長時間,熬了無數個夜晚才上了手,以後卻沒有機會再用了。

趙海成出生在河南太康貧困的農村,村子裏祖祖輩輩都是麵朝黃土背朝天,自古就有農閑去要飯的傳統,甚至至今仍有人以此為業。趙海成的父親是小學老師,性格急躁,脾氣火爆,一輩子鬱鬱不得誌,隻好寄希望於下一代。從小父親就嚴格要求趙海成,經常對他耳提麵命,幸虧他還算爭氣,順利考上重點大學,走出了這片貧瘠的土地。

因為沒填好高考誌願,趙海成未能按照父親的願望成為一名醫生,反而陰差陽錯去讀了一個名頭很響的環保專業。不過到大四畢業的時候才發現,自己讀的是爹不親娘不愛的專業,政府部門進不去,企業也不要,到頭來還是要打著化學係的招牌才有人待見,但是競爭非常激烈,大部分同學都找不到好的工作。

眼看趙海成就要畢業了,工作還沒著落,家裏人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到處托人找關係,但都無濟於事,實在不行隻好回家鄉的環保局工作。

正當趙海成準備好回家鄉的時候,幸運之神拉了他一把。一天最要好的同學告訴他一個好消息,神山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技檢中心招收一名理化檢驗員,但報名要求非常苛刻:男性、211大學全日製應屆畢業、化學類、中共黨員、身高180以上、裸眼視力5.0、英語六級,簡直是為他量身定做的一樣。

公務員考試競爭非常激烈,尤其是發達地區的職位,平時趙海成根本就沒報考這個念頭,沒想到會遇到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在同學的鼓勵下,趙海成抱著試試的心態報了名,最後發現果然隻有四個人報名成功,比起其他職位動輒一比幾十幾百的報考率,自己隻要幹掉一個人就能輕輕鬆鬆保送進麵試了。

機會很大,不能錯過,趙海成趕緊從同學那裏借了幾本公務員考試的書匆匆看了幾天,然後坐火車南下來到珠三角這座陌生的城市。臨時抱佛腳,他筆試隻考了五十多分,但居然在四個人中還排第三,比第四的剛好多了零點五分,幸運地進了麵試。麵試他發揮的很好,這得益於他在學生會組織部經常參加各種麵試,更驚喜的是,裏麵有一道題目是和環境保護有關的,這對於他來說簡直是手到擒來,加上他形象還不錯,麵試成績他得了八十八分,遠遠拋離第二名,體考第二,三項綜合總成績第一,他被錄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