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古籍記載,自負如劉邦這樣的人死後都沒敢將金蠶蠱與自己合葬,而是圈養在老家的泗水亭,每年耗資金箔萬兩,可見他對金蠶蠱的重視,大抵是希望金蠶蠱的靈氣繼續保佑著大漢永垂不朽吧。
上古遺脈的壽命是超級漫長的,這點看赤眼妖豬那貨便知,漢室沒落後泗水亭變成了一片的荒郊野地,再無人問津,而飼養在其中的金蠶蠱似乎也隨著大漢的傾倒而消失……
對於金蟬蠱,曆代大覡都對其表現出了相當大的興趣,各種資料都收集的相當完備,有的猜測是金蠶將每年撥的“糧食”都藏在地下,金蠶飯量有限,每年數以萬計的金箔不可能全被消耗掉,之所以漢朝以後再未見金蠶露麵,有可能是金蠶直接藏在地下,西漢經曆了二百多年的曆史,地下足足埋了二百多萬兩的金箔,地底有充足的糧食供其采食,沒必要現身覓食。
後來,考古運動興起,再加上從古至今從未間斷過的盜墓活動。總之,考古學家和盜墓者都在泗水亭挖到了不少的黃金,泗水亭也被當做曆史文物給保存下來,後來以此修建了泗水亭公園。但是,卻一直沒有發現任何有關金蠶蠱的新聞,這讓好幾代大覡都認為金蠶蠱應該是逃到別處築巢了。
直至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上屆大覡元參才捕捉到了金蠶蠱的蛛絲馬跡。P縣最近幾十年素有傳聞每年的臘月二十八午夜,都會出現數起金銀盜竊案件,警察連續追查了幾十年一直都是毫無頭緒。好在每年那盜賊隻是盜取金銀,並沒有出現傷人的事件,警察找不到頭緒,索性就讓百姓臘月二十八注意防盜,關緊門窗。可是饒是如此,盜竊現象仍是不絕,直弄得警察局的老爺們一個頭兩個大。
元參認定這必是金蠶所為,自己也曾嚐試去抓金蠶蠱,可是那家夥狡猾精明,又是個大毒物,數次都被它逃脫。後來元參被人重傷而死,此事便不了了之了……
巫族素來以禦蠱聞明,《巫族術法總錄》裏記載的各種蠱物不下百種,而排名頭字號的便是這金蠶蠱,這也是為什麼曆代大覡能夠投入那麼大的熱情和精力去研究金蠶,既然元參都查到了些眉目了,文佑正好趁著這臘月二十八來試試運氣,就算抓不到,咱瞻仰一下金蠶的法相也是好的,也好給後代的大覡們吹吹牛不是?
本來文佑想一個人來的,可是一個人來沒人打下手,怕是成功率不高,索性邀上蘇茜茜,叫上赤眼妖豬前來抓蠱,卻是沒想到小姨居然尾隨而至。既來之,則安之吧。
這赤眼妖豬之前跟元參來抓過幾次蠱,雖然都沒有成功,但也算是頗有經驗了。之前就跟文佑探討了抓蠱的方法,在原來元參的基礎上又做了些改進,況且這次文佑還是有後手的。
文佑祭出靈慧空間,走進去將之前準備好的鐵絲網做的陷阱一張張的搬了出來,這種鐵絲網及其細密,韌性還強,困住金蠶應該不成問題。隨後又將裏麵從驢哥那搜刮來的金銀玉器但凡覺得好看又值錢的玩意都取了出來。然後和赤眼妖豬一起忙著布置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