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薄不一,大多發黃的卷頁,整齊的擺放在巨大的石製書架上,顯得尤為的古樸,厚重。張逸仙大致看了一下,石製書架共有一十三層,每一層的頭處都放有一張標識,上有此層書籍所屬類別。
一見到這般多的書籍,張逸仙一陣頭疼,但隻能逼著自己,耐心去尋得一本跑路的法門,以備不時之需。
可看來看去,無非是些,修身移步,煉氣吐納的法門。張逸仙隻得苦笑,看來仙家的東西,未必樣樣是寶。
正搖頭晃腦之際,隨手在石製書架上搗弄著,看看能不能找到一本自己順眼的,誰知書架最底層的一處角落裏,既然滑落下一本貝葉古書,約有手掌般厚度。
張逸仙疑惑之下,走上前去,彎腰拾起,抺去上麵細落的灰塵,這才看清是一卷書稿,這卷手寫書稿,通體泛黃,很不起眼。翻開之後,上有古文,菩提三躍法,是人難修成。若得大機遇,法界易通神。頁腳注有,通神三步。
“這是何人所寫,為何隻有卷稿?”張逸仙心神一振,如獲至寶,光看頁腳四字,通神三步,便知此仍不傳絕學。
小心捧於手中,翻開第二頁,上麵寫到,老朽曆時萬年,悟其世間所有,歸得五行之理,善用天道之請,遂心所向,以靜製動,以動製物,以物歸藏,以藏行氣,,,終作疾速身法一篇,僅供後生參考。
步法分三通。
一通,身行飄忽,呼吸吐納,能吸萬裏之氣。小成者,瞬移千裏,無有喘息;略成者,遊走天地,不費網夷。大成者,一日遊便綠山神州,尤如咫尺之遙。
二通,心動神移,取物如神,風隨物變,其威可赴及時。小成者,鬥仙如鬥牛。略成者,一晃隔世。大成者,人神往來無阻隔,瞬息一現。
三通,人鬼莫難測,無人可及也。
老朽不才,煉習通神三步不過二通略成。三通雖有其理可言,卻難成實法,隻可算作理論研究,不可執著操之。若有後生習成三通之法,扭轉乾坤,意隨五界,逍遙自在,不在話下。
心法如下,天道:欲識三元萬法宗,先觀帝載與神功。地道:坤元合德機緘通,五氣偏全定吉凶。人道:戴天覆地人為貴,順則吉兮凶則悖。
張逸仙看到通神三步心法時,心中不由一愣,此心法何以與命理八字逐字不差?寫這通神三步的老頭不會是訛人的老道吧。
要是真如此人所言,這三步絕學,就真的太霸道了。張逸仙想到此處,心中熱血膨脹。恨不得立馬就能達到仙家老道所說的境界。別說三通了,就算是修煉到一通小成,就能達到自保的目的。
來到地宮第二層,張逸仙盤膝而坐,運轉周天之氣。
按照仙家老道的指示先要將全身經絡貫通,尤其是任督二脈。人體玄妙之處頗多,要逐個外放,短時間內無法完成。
還好張逸仙已踏入修仙門檻,五行之穴,六任八脈已全然通暢,所以行氣一周後,就已然進入鼎盛狀態。
接下來就是要行氣全身。剛才隻是運轉周天之氣,而非行氣。所謂行氣,指的便是將周天之府內所藏之氣以意念行走全身五髒六腑,將多餘的渣質擠壓體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