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是為了減少殺戮,為眾生贏得更多的生存機會。死亡是每一種生靈都必須麵對的,隻是生靈在感知死亡時會更貼切於永生的幻想。在幻想中一次又一次與孤寂、痛苦、疾病檫肩而過。
如果可以用殺戮點醒一個人的意誌,那麼這股迷糊的意誌來自的很可能是殺戮的起因。
萬千世界,不乏形態各異的生物遵循著自身賦予的生存法則,立足一方世界。在循環生死的道途中,或多或少都會因為當下的感悟而學會乾坤法則的種種變數。
生死瞬間不僅針對的是高人一等的權威大賢,也同樣束縛著螻蟻般殘賤的生靈。
張逸仙揮舞著手中的天殘劍,每一擊下去都會斬殺數千名道境第一重修為的兵卒。麻木的殺伐並沒有令張逸仙生出一絲憐憫反倒是另有一番感悟。
仙界文明始於上古洪荒,這期間不知有多少強者能人,隱遁在時空的縫隙中窺視著這片仙靈神韻的虛幻境地。甚至有些人在感悟無窮道境的同時還處於神識混沌中,就莫名其奇的被死亡聖地來臨的殘靈給附了身,成了一具被人操控的軀體。
盡管這些大賢能人也被那場毀滅性的災難駁去自由,卻因為不滅的意誌繼續遊走在仙界的每一個角落,這也就形成了殘靈與賢者意誌大戰一場的開端。
死去的人與活著人展開的戰爭為的是永久的過上逍遙自得的生活。
沒有人曾經想過死人與活人之間如何戰鬥,更沒有誰做過這方麵的心靈祈禱。也許在仙界這片大陸上,但凡活著的軀體都具有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意念在操控著。這倒不是因為他們樂意同載一處,而是軀體的匱乏已到了殘靈相互殘殺的地步。
此時,仙魔大軍與心禹神軍的突然來襲,恰巧給了殘靈喘息與寄宿靈魂的地方。
在戰鬥中死去的無數大軍,化為一縷縷殘破的冤魂飄蕩在仙界的上空,盡管日月同在,天地龜寂如初,卻免不了死後積存的怨氣。
怨氣來自的往往是道法高深的強者,他們對自己無辜的死亡並不甘心,所以殘存下的意識在虛空中竄行時碰到的殘靈就成了他們重生的引路者。
一時間,死成了一種期待。死後複活的強者不僅擁有本身的意識與強大的修為,還聚集了殘靈賦予他們的另一強大神力,吞噬。
令人耳目一新的詞彙聽在張逸仙的耳朵裏,如旱天響雷擊打著自己的神魂。吞噬,是死亡的化身,是所有死去的人積累怨氣不滅意識的根本。
兩軍交戰正是風火難解,白熾成化的關鍵時刻。
“宇將軍,我軍死傷慘重,敵軍同樣陷入窘迫之境,若此時再有一股新生力量投入定能將仙魔大軍擊潰。”
銀甲小將正向張逸仙彙報戰事,虛空中陡然出現一股強勁的吸食力。細目凝神,黑色空洞正在快速擴大。與此同時無數道境修為的兵卒被黑洞中散發出的煙霧給侵蝕,隻是眨眼間的功夫,就有數百人在沾染了黑色煙霧後化為黑風被虛空的黑洞給吸入其中。
張逸仙大驚,這股力量幾乎與自己施展出來的天殘劍第五式有著一曲同功之妙。隻不過它的力量迫於邪惡,而自己的破天收魂更富有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