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大智者(1 / 2)

月落溪穀,晝日顛覆。軼聞趣事,何屬機部。修行修心,修心修德,修德修悟,修悟歸心。

心是一切形態的神髓,是萬法世界遵循以往,輪回五行的一種表現。心可以是紅的,也可以是黑的。可以是石頭,也可以是血肉。無論形態如何,最終所指向的都是積極向上的。

隻有積極的一麵才是心有所想,心有所悟,心有所德,心有所修的至高境界。

一枚白色棋子蘊含的真諦是讓張逸仙達到一種忘我的狀態。至於這枚棋子究竟下在哪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何時落下。

終於在這一刻,張逸仙明白了鴻鈞老祖為他準備的這枚棋子所蘊含的道義。

“路的長短與壽數的長短是一樣的。逸仙,你還在猶豫嗎?”準提道人,並不是催促張逸仙到底是選擇道還是佛,他的話從另一麵提醒張逸仙,不要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下該去承擔的責任。

那麼,什麼才是張逸仙所要承擔的責任,是修行,還是愛情。

任何與大智之人交流,必先領悟自己是誰,為何在此。隻有這樣,你才可能從智者的口中聽出一絲端倪。端倪中有好的一麵,也有左右人的思緒繼續作惡的一麵。

張逸仙不是大智者,卻比大智者更加心細。他自然能理解準提道人為他下的這步棋,至於棋的走向,是勝是負,還是和。就要看張逸仙此時的心態了。

“我還有心事未了,恐怕不能擔負如此重任。天地陰陽歸於太始,太始合一,化虛無。以一命道,以道生有天下。仍大千世界成形之本,如果刻意為之,天下便不是百姓的天下,而是一個人的天下。”張逸仙解釋的同時,也把自己的觀點說於準提道人。

準提道人默然點首,沒有再說什麼。揮出一道金芒,張逸仙恢複了本有樣貌。

“多謝大師!”吉首之際,張逸仙點開虛空,悄然而退。

神靈與凡人的區別在於,一個可以掌控別人的命運,一個頂多掌控自己的命運。

準提道人最後的閉目不視,並不是他對張逸仙生出輕視之心。而是把命運交還給了張逸仙自己。

張逸仙沒有感謝準提道人,命運不是某一個人說的算。這其中有太多的玄機,他自己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離開之後,張逸仙一路飛行,尋找了之前巨人少女口中所說的煉域大軍。要想找到秦若煙的下落,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他曾經閉目感知過妙祝的氣息。

妙神是張逸仙送給眾女的穿梭神器,這其中尤以秦若煙的妙祝最具靈性。

但是在收索之後,一片空無。哪怕是殘留在空氣中的一絲氣味,都沒有察覺到。後來,張逸仙通過反複的分析,終於嗅出了妙祝被同化的殘骸。

而這個殘骸此時就在無宵子坐下的這支煉域大軍中。

這支大軍的人數不到二萬,是主力軍前行的一小股力量。張逸仙閃身前往,帶走了這支軍隊中具有一定威望的將軍。

令張逸仙疑惑的是,同在一片天地下,這些人的體格並不像之前見到的那個巨人少女那般的高大雄偉,而是與他一樣都是正常的人類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