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七的家在天水鎮外的趙家村,她兩年前來這裏的時候,說是家裏遭災來這裏投親,其實在之前幾天她已經打聽了村裏的情況,然後說自己是一個已經絕戶的趙家人的遠房親戚,那家人原本有個兒子,年輕的時候被抓去當兵,後來戰死沙場,他的父母隻有一個兒子,家裏也沒什麼親眷,兩老人故去之後還是村裏的人幫忙料理的後事。她一番說辭編的天衣無縫,大家同情她們孤兒寡母,便在村子裏住了下來,後來又買了一家已經搬走的村民的宅子,算是定居在這裏了。頭兩年的時候長安還小,她沒有辦法出去幹活,好在她當年做殺手也攢了一些錢,便說是原來家裏的積蓄。今年年後長安兩歲半,她便把他送到學堂去上學,自己出去做活,畢竟錢沒有花不完的,而且她要努力變得像一個普通人,這樣才能把長安平安養大。
今年她還買了三畝地,打算種點糧食。自給自足的同時有多餘的還可以拿去賣錢。柳七家在村子的最西頭,這個季節田野間有許多新長的野生薺菜,長安愛吃柳七做的薺菜團子,今日她沒有出攤,便沒有把長安送去學堂,而是帶著他去地裏挖薺菜,長安其實不愛去學堂,像他這麼大的小孩正是戀家的時候,能跟娘親在一起,做什麼都很快樂。這會兒他正撒了歡的在田埂上跑來跑去,胖胖的小手上握滿了野花野草,不一會兒就要回去交給柳七,說這是他挖的野菜。柳七笑嗬嗬的把他采的野花野草放在一邊。偶爾也能碰上村子裏的人,長安便熱情的打招呼。 柳七見菜籃子差不多滿了,便叫回長安,牽著他的小手一起往家走,走到家門口的小路上的時候,依稀看見院子外麵站了兩個人,走近了一看,是隔壁的趙大娘和一個背了藥箱的男子。趙大娘一見柳七他們回來,忙迎上來:“長安回來啦。”長安糯糯的喊道:“趙奶奶好。”趙大娘笑眯了眼拿出一塊青團遞給長安,長安乖巧的謝了,兩手捧著青團斯斯文文的吃著。趙大娘將柳七拉到一邊,示意她看看旁邊的男子,低聲說道:“這是我那日跟你說的吳半夏掌櫃,他說今日來咱們村裏送藥,順便來看看你。”柳七無語道:“你怎麼不跟我說一聲就將人帶過來?”趙大娘說道:“我也不知他今日要來呀。剛剛在路上碰見他,他隻說今日湊巧,想過來看看。我這不是怕你到時候不認識,才跟著過來的。”兩人低語了幾句,趙大娘將柳七拉到吳半夏麵前介紹道:“這是柳娘子。”吳半夏將她上下打量一番,拱手道:“柳娘子好。”柳七隻好回了個禮,“吳掌櫃好。”吳半夏從藥箱裏拿出一包糕點遞給柳七,“今日來的匆忙,沒帶什麼禮物,希望柳娘子不要介意。”柳七淡淡道:“吳掌櫃客氣了。”並不接他的糕點。吳半夏見她麵色不虞,連忙賠禮,“今日是在下唐突了,原本該由趙大娘約個日子相見,但是今天恰巧到趙家村來送藥,一時沒忍住,就想過來看看。還望柳娘子不要介懷。”他態度謙遜,倒叫柳七無處發作。柳七將院子門打開,把長安拉進院子裏,轉頭對他說道:“既然已經見了,那便請回吧。”趙大娘見她下了逐客令,覺得有些尷尬,在一旁打著哈哈,“這吳掌櫃走了半日也沒喝杯水,柳娘子讓他進去喝杯水吧。”柳七隔著柵欄道:“我家沒水了,讓他去別的地兒喝吧。”說罷把院門關上,領著長安回屋了。院外趙大娘歎口氣,埋怨道:“你說你這麼冒冒失失的來,讓柳娘子的臉皮往哪擱,她能不生氣嗎。”誰知吳半夏一點也不介意,滿麵笑容的看著趙大娘,“趙大娘,我這是第二次見柳娘子了。”趙大娘奇道:“你什麼時候見過她?”吳半夏答道:“上巳節那日,我遠遠的瞧見你們了,她那日穿了身藕色的衣裳,看起來倒像是個小姑娘。”他當時看見的應該是柳七穿的李家小姐衣服的時候。說完又對趙大娘拱手道:“在下相中柳娘子了,還請趙大娘幫忙牽個線。”趙大娘為難道:“可我看柳娘子的樣子,她好像不太願意。”吳半夏笑笑:“日久見人心。以後慢慢熟悉了就好了。”這邊兩人說著話,不遠處一個男人流裏流氣的走了過來。趙大娘一看,是村子裏有名的混混趙大牛。他的父親是趙家村的村長,家裏條件比村裏人好一些,從小爹娘嬌寵,仗著他爹的權利總是在村子裏橫行霸道,後來長大了便不在村子裏待著,平日裏在城裏跟著一幫混混瞎胡鬧,隔三差五才會回來一趟,這會看見他們站在柳七家門口,譏笑道:“喲,趙大娘這是給小寡婦相男()人呢?小寡婦想()男人()了何必在外麵找,你看我合適不合適?”吳半夏不悅道:“小子,你說話客氣點。”趙大牛眼睛一橫,“怎麼的,聽著不順啊?想出頭?”吳半夏將背著的藥箱放在地上,邊擼袖子邊說:“是呀,我就是為她出頭怎麼樣?”說著就要上前抓趙大牛。趙大牛見動真格的了,忙往旁邊一躲,吳半夏比趙大牛高了一個頭,又比他壯,趙大牛也隻敢嘴上逞能。一邊趙大娘見他倆要打起來,心想著打起來也不是個事,忙來拉架,“算了算了,和氣生財。趙大牛,你還不快走。”趙大牛見狀,心想好漢不吃眼前虧,先撤再說,嘴上說今天大人不跟小人鬥,改日再約架,罵罵咧咧的走了。這邊趙大娘歎氣道:“唉,寡婦門前是非多,柳娘子真該找個相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