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6)(1 / 2)

雷勝平經過了反複的思考,提出對公司的投資流程體係進行全麵的強化,重組投資決策委員會,新的投資決策委員會由五人組成,分別是劉娟、雷勝平、戴冰冰以及公司的督察長和研究總監。投資決策委員會的職能是分析研究員的季度報告,確定每個季度的投資方向和核心策略,同時,每個星期召開一次例會根據市場環境變化對策略進行必要的修正,日常的工作由投資總監負責。在公司中,這個投資決策委員會是負責投資的最高機構。而公司的股票池由各位行業研究員負責建立,每個行業研究員確定自己所負責行業的被選股票,由此彙總成為整個公司的股票池。此後,根據行業研究員的二次篩選以及整個研究部門的探討,研究總監確定核心股票池。基金經理的投資組合原則上隻能從股票池中選取,其中前二十大重倉股要從核心股票池中選取。公司督察長負責監控投資組合的變化,對基金重倉股走勢進行嚴密監控,對每個季度走勢最弱的十隻股票進行分析,一旦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向投資決策委員會彙報。

如果按照雷勝平的建議,基金經理在投資過程中的權限將會有所降低,而研究員的重要性則是得到了提升,不再是單純的策略建議,更重要的是直接負責股票池的建立,這幾乎從源頭上杜絕基金經理個人偏好的操作。對於這樣的一套投資流程,基金經理戴冰冰並不認同。在原先的基金公司,戴冰冰所管理的股票型基金當年業績並不遜色於雷勝平,因此,她毫不懷疑自己的投資能力在雷勝平之上。

“勝平,如果完全由行業研究員決定股票池的構成,那還要我們基金經理做什麼?”討論中,戴冰冰劈頭蓋臉地問。

“我們當然有我們要做的事情,行業研究員給我們畫了一個大的圈子,我們呢就從這個大圈子裏麵淘金,確定每塊金子的比重,戴姐,這個任務已經不輕了。”

“這會抹殺基金經理的個性,投資是一門藝術,每個投資者有每個投資者的選股標準。未必大家都要一致。你這樣一個標準,你的股票優選和我的混合平衡還有什麼區別?”

“嗬嗬,當然有區別了,雖然我們是同一個股票池,但資產配置結構、比例、風險各不相同麼。”

“OK、OK,你是投資總監,你看著辦好了。”戴冰冰不太高興地走了出去。

雷勝平無奈的聳聳肩,他想起劉娟對自己的要求,一定要和戴冰冰搞好關係。但在投資這件事情上,雷勝平並不打算妥協。

戴冰冰的惱火源自在新的流程中,基金經理的權限受到較大的限製。由於雷勝平同時擔任投資總監,當然不會因此受太大的影響,而自己隻是一個基金經理,權限的下降意味著投資方麵的自主權在降低。而這位畢業於西南財大的金融學碩士急於證明,自己是一個比雷勝平更加優秀的投資精英。

除了對投資體係存在較大的分歧之外,兩人對於金融衍生品特別是股指期貨的態度也存在較大的分歧。自從二零零七年股指期貨問世以來,一年多來公募基金一直很少涉及。一是因為管理層對普通的股票型基金投資股指期貨做了一定的比例限製如當年限製基金投資權證一般;另一方麵,多數基金認為在任何新品種上市之時都會出現非理性的炒作,作為理性的投資者基金應當回避這樣的炒作。雖然道理上說得過去,但也反映出國內基金從業人員雖然學曆普遍較高,但對於金融衍生產品並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因此也沒有表現出足夠的信心,包括一些合資基金管理公司也不例外,有的公司內部甚至做出了禁止投資的決定。相比之下,倒是一些券商不知深淺殺了進去,還進行了一些買入封閉式基金賣出股指期貨所謂的套利操作。結果,在股指期貨被爆炒的階段,封閉式基金漲幅遠遠弱於股指期貨漲幅,券商無法忍受巨額虧損被迫止損出局,此後股指期貨才逐漸走向價值回歸之路。這個案例再次說明,不從實際出發,一味按照數學模型套利,終將吞下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