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園林植物景觀的美感
視覺殿堂
作者:石帥
[摘要] 園林植物景觀的美學知識,是構建園林植物景觀美感評價內容的堅實基礎。對園林植物景觀藝術品的欣賞可分為符號形式表現層、意象世界層、超驗意境層三個層次。
[關鍵詞] 園林植物景觀 美感 符號形式 超越意境
園林植物景觀是人居環境的美化者和調節者。它在淨化空氣、調節氣候的同時,還滿足人類對景觀的審美需求,使人心理和精神上怡和、舒暢,實現心理和精神的滿足和享受。對園林景觀美感的審判和表現,一直以藝術的標準進行和展現。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園林景觀的設計是一種藝術行為。園林中的植物景觀作為園林展現其美感的一部分,作為其中的一種展現形式,除了具有一般藝術品的特點,還有其獨特的地方。園林植物景觀的美學知識,是構建園林植物景觀美感評價內容的堅實基礎。這裏,我們將藝術品的美學欣賞層麵,劃分為三個層次。
一、符號形式表現層
園林植物的這個表現層麵呈現的是植物景觀的直觀意味。我們主要從能指與所指的角度去掌握。首先,園林中的那些植物都有自身指向意象含義的代表符號,比方說,植物表現出來的外在形態,包括枝幹、花葉的形狀與顏色,它們都具有一定的美學價值,表現了人們對於美的視知覺要求。任何事物與景觀,隻有引起了人的視知覺感受,人們看見了它,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它的美學價值才可能在人的視知覺裏得到實現。比防說,雞爪械具有優雅的枝幹,又有獨特多變的樹葉,奇特的外形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得到人們的喜愛與欣賞。其次,把一些植物組合在一塊,它們代表符號之間的對比與融合,可以帶給人另一種截然不同的內心感受,這種感受是獨立於個體之外的審美價值,能夠激發我們的審美欲望。比方說,粉豔的桃花與淺綠的垂柳,顏色與線條的融合與差異,表現出來的是一種生機勃勃,讓人不禁感歎生命的神奇。最後,植物景觀在一定的情景中,還能帶給人們聽覺與嗅覺美的感受。雨打芭蕉是聽在耳邊的思念之情,風掠荷花是嗅在鼻端的一陣清香。
二、意象世界層
我們說的意象世界層,指的是建立在現實基礎上,但是又高於現實,在人類審美經驗的基礎上,生發出來的對植物的主觀的、內心的體驗。是植物客觀符號的主觀情化。這裏我們說人們最為熟悉的“歲寒三友”——鬆、竹、梅,人們把它們放在一起,是為了要表現主人的節操和理想,表現主人的高尚。應該說,這是園林植物或者是所有藝術品應該體現出來的核心藝術價值。如果說,符號形式層是園林植物景觀外在形態的一種審美表現,是由植物的外在形態向精神層麵轉化的過程,那麼意象世界層,就是植物景觀的精神審美層麵。植物直接展示給人們的不是審美意向層,而是需要通過人們的主觀情感內化以後,才能看到植物意象內所蘊含的主觀意義。
三、超驗意境層
超驗意境層是植物景觀審美的最高境界。它是蘊含在植物意象之後的,是對人生哲理的一種綜合的思考與升華。如果說,人們對於植物景觀的意象審美,還是建立在人類生活體驗的基礎之上,是對人生的一種直觀的感悟;那麼超驗意境層則是超脫了人類生活經驗的形而上的境界,擺脫了對現實世界的任何模仿,是設計者依據人生經驗進行藝術創作的靈感之作,是擺脫了現實世界的一種藝術創造。比方說:杭州西泠印社傍山而建,在外圍種植了大量的常綠喬木,以及高大濃鬱的百年香樟,使得整體環境十分的神秘;內部又層次鮮明的種植了季節不同,高低錯落的植物與花草,使得整體布局錯落有致。在南部山坡,栽種大片的竹林,把遊人的嘈雜隔絕在園林之外。超驗意境層是園林植物審美的最高境界,不是每一個藝術作品都能達到的。
參考文獻
[1]賈建中.城市綠地規劃設計[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1.
[2]陳自新.城市大園林—現代城市發展的必由之路[J].中國園林,2001,
作者簡介
石帥,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2011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