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中西工業題材作品對比看文學之反映社會功能(1 / 2)

從中西工業題材作品對比看文學之反映社會功能

文學長廊

作者:馬麗娣

[摘要] 《嘉莉妹妹》和《德伯家的苔絲》這兩部英美工業題材作品為我們展開了西方工業社會發展的廣闊畫卷,而包括我國重要工業題材作家胡小胡的長篇小說《太陽雪》和李鐵的“女工係列”小說在內的一些重要工業題材作品同樣展示了中國工業社會發展進程中的社會現實,這些作品都起到了真實反映和潛在影響工業社會發展的功用。

[關鍵詞] 中西比較文學 工業題材作品 文學 反映社會

比較文學是興起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文學研究的一個分支,它曆史地比較研究兩種以上民族文學之間互相作用的過程。將中國文學納入世界文學對比行列隻發生在中國國力漸顯的上個世紀70年代,但缺乏對中國社會文化透徹了解的外國研究者在對比研究深度上難免欠缺甚至偏頗,而國內的比較文學研究者進行的某些中西文學作品的對比研究也大多集中在單純的人物對比、寫作手法對比、主題對比、文學階級性的對比等,大多剝離了文學產生的社會語境。隻有將中西文學比較置於廣闊的時代背景下,將文學的討論映襯於社會發展進程,文學之於社會的意義才能被真實體現。尤其是通過將反映目前仍在進行中的中西重要社會發展階段——工業社會發展階段的工業題材作品來進行窗口排列、比較,能以他人為鏡來觀史知今、知己知彼,能增強中國文學在世界比較文學中的聲音,發掘中國文學對現實社會發展的意義,使文學更為直接有效的發揮文學反映和影響社會的意義。《嘉莉妹妹》和《德伯家的苔絲》這兩部英美工業題材作品為我們展開了西方工業社會發展的廣闊畫卷,而包括我國重要工業題材作家胡小胡的長篇小說《太陽雪》和李鐵的“女工係列”小說在內的一些重要工業題材作品同樣展示了中國工業社會發展進程中的社會現實,這些作品都起到了真實反映和潛在影響工業社會發展的功用。

《嘉莉妹妹》是美國現代文學史上描寫工業化及大都市生活的第一部重要的長篇小說,德萊塞以自然主義手法描繪了主人公嘉莉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社會轉型期的個人奮鬥。受到工業化發展迅速的大城市的浮華誘惑,嘉莉離開農業化生活,來到大城市尋找幸福,通過出賣美貌、歌喉、貞操等成為走紅一時的演員。但她所傍依的男人無一不想從她身上獲取利益,親情也被以金錢為砝碼來衡量。工業化社會的物質性和利益至上主義包圍、吞噬了農業化社會下的自然性、人性化。作品現實地反映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美國社會:工業、城市、商業化空前加劇,金錢至上的物質、實用、功利主義成為主流城市“文明”,沐浴其中的人們身不由己地被裹挾著踉踉蹌蹌,左衝右突卻衝撞不出工業社會環境下的無形巨網,被工業社會滾滾車輪拖曳前行的人們再也無暇顧及其作為自然人的真實自我與內心幸福,其道德和觀念也變得非人性化,個人對自身也失去了評判的能力,隻能依照社會和市場的標準來判斷自我。但正如嘉莉在獲得物質生活滿足後卻開始思考幸福在哪裏一樣,當工業社會的發展進度超過自然人的自然心理承受能力,人類又將如何發展,又會有怎樣的文學大師來給予深刻的挖掘和表現,文學將繼續發揮它反映社會的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