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人市遇強(1 / 2)

第二天吃過早飯,叫上春蘭,老劉趕著馬車我們出了小巷,讓老劉先去我住的客棧,裏麵還有我的金子和官服。馬車在城裏拐來拐去,也是一個多時辰才到了客棧,我進去算了房錢,拿出行李,然後又往人市而去。

人市在京城的西門外,現在在東門,我們要穿過整個京城才可以到。老劉看來對京城很熟悉,馬車走街串巷,走的都是偏僻小巷。

又是大半個時辰,馬車才出了京城,來到城牆根下的人市。

人市上人不少,這幾年整個朝廷沒有幾個好官,搞的都是貪官,老百姓民不聊生。特別是邊關之地,根本就不能生存,所以都湧到了京城,原以為京城畢竟是天子腳下,還能混口飯吃,誰知道,曆代明朝的皇帝都是昏君,根本不顧及民生,來到京城謀生的老百姓,沒辦法的情況下,就隻有賣兒賣女,一是可以臨時弄點錢糊口,二也是指望孩子找個好人家,能夠吃飽穿暖,男孩子能混個前程,女孩子能找個好人家。

曆朝曆代普通民眾的要求都非常低,隻要吃飽穿暖他們是不會生事的。但是統治者又有幾個真正的去關心過普通民眾,在舊社會,他們連基本的生存條件都沒有,年年種糧年年挨餓,看著這些餓的麵黃肌瘦,蓬頭灰麵的孩子們,我的心在流淚,我的童年一直在師傅師兄的嗬護下長大,雖然清貧,但是卻從來沒有嚐過挨餓的滋味,對著人市上,上百個站在那裏等著主家來買的孩子們,就算鐵石心腸也要融化了。

我讓春蘭下車,等老劉拴好馬車,一起在人市上邊走邊看,我真想把他們全部領走,可是條件也不允許,不行過幾天去趟山寨,讓他們來這裏,把老實巴交的那些都帶走,至於投機倒把,指望著靠賣孩子生存的那些就算了,不到萬不得已誰舍得自己的骨肉,不像後世天朝,西南方向的人們,生孩子像生牲口一樣,生出來就賣掉,那裏有點骨肉親情的味道。

走著走著,春蘭突然停住了腳步說道:“少爺,你看那幾個可以不。”我順著春蘭指的方向看去,但見在離我們五六步的地方,一個三十二三歲的女人,穿的一身青色的粗布套裙,雖破爛,但是都洗的很幹淨,領著三個孩子,蹲在那裏,兩個男孩大的十二三歲的樣子,小的五六歲,還有一個小姑娘有十幾歲的樣子,孩子們都很瘦,睜著大大的眼睛,看著那些來買丫環和小廝的人們,可是他們這個情況根本就沒人搭理,小的太小,大的也不大。

我來到那女人和孩子跟前蹲下身去說道:“大嫂,你們是哪裏人氏,你這是準備賣掉孩子還是要找個人家靠身為奴。”當時有兩種交易方式,一種是完全買斷,一輩子就是主人的奴才,另一種就是,隻給主人家幹活,主人一次性付給多少錢,然後十年或者五年後可以走人的。

那女人看我問她,抬起頭來,說道:“大爺我們是山西人氏,家鄉遭了災,他爹爹帶我們來京城投親,誰知道親沒找到,他去給人家打短工蓋房子,從房頂掉下來去世了。主家還不錯,給了就、口棺材,給了五兩銀子,可是我一個女人家,沒親沒友的能去哪裏,這不銀子也沒用了幾天,就花光了,實在沒辦法,我不能看著孩子們餓死,所以就出來能找個地方靠身為奴讓我把孩子們拉扯大。我們來了好幾天了,也沒人要我們,孩子們也兩天沒吃東西了。求求大爺你就收留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