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開口問道:“王大人有何事要奏。”
“臣,要彈劾那信任戶部侍郎蘭雲傑。”
“你彈劾蘭雲傑所為何事,奏上來。”
“臣彈劾那蘭雲傑,擅闖我國子監,侮辱微臣,辱罵聖人,連全天下的讀書人都侮辱了,還辱罵前朝老臣,臣懇請皇上責罰此人。”
我還沒等著出去反駁,又出來一個六十多歲須發皆白的三品官員說道:“啟稟萬歲,那蘭雲傑辱罵大臣,有失我朝廷體麵,豈是一個朝廷大員所能幹出來的,此人不學無術,爬升太快,實非能擔大任之人,臣也請萬歲爺罷免此人的官職,趕出京城發配邊關效力。”
又接連出來兩個官員幫腔,最後是一個六品的官員出來奏道:“啟稟萬歲,臣乃禦史有彈劾的權利,今天微臣也要彈劾那蘭雲傑,這是臣的折子,請萬歲禦覽。”
皇上並沒有要陳久下去拿折子而是說:“不用我禦覽了,當著眾位愛卿的麵,你給大家念念吧。”
那禦史看皇上這麼說,也隻好打開折子念道:“臣聞那蘭雲傑,平時極其張狂,目無大臣,還跟內閣大臣交往甚密,有結黨之營私之嫌,還有蘭雲傑平時生活奢侈無度,天天花天酒地,私養小妾,他的薪俸那裏能夠支付他如此大的揮霍,臣想此人一定有貪腐的毛病,請萬歲派人嚴查此人。”
我那個生氣啊,這人怎麼無中生有,看我氣的不行,那夏德仁拉了一下我的袖子小聲的說道:“不要生氣,禦史都是風聞奏事,沒人會當真的。”
我點了點頭也沒有說話,心裏在想著怎麼應對這個突然冒出來的禦史,這是新情況,我沒想到這人還會為別事彈劾我,我心裏也在想著怎麼應對,也看著皇上怎麼辦。
那人講完後,皇上沉默了一會看再也沒有人站起來,才說道:“還有沒有人彈劾蘭雲傑,有的話一起說完。”
下麵一片安靜,群臣一個說話的沒有,都看著皇上怎麼處理,這可是大事,皇上新提拔的戶部侍郎被這麼多人彈劾,這也是在打皇上的臉,一個處理不好就會引起大多數官員的反感,所以皇上也是很慎重。
過了一會皇上皇上才開口道:“既然你們彈劾蘭雲傑,那就讓蘭雲傑出來,蘭雲傑你說說昨天怎麼回事,還有王禦史說的是不是真的。”
這是皇上讓我自辯,那我就出了隊列,先行禮然後站起來說道:“啟稟萬歲,祭酒大人說的都是無中生有,臣不勝擅闖國子監,臣是奉旨去的國子監,到了國子監臣好說好道先跟祭酒大人打招呼,誰知道祭酒大人一聽我叫蘭雲傑,就說臣是一赳赳武夫,胸無點墨,不配進他們國子監,玷汙了這聖人之地,還說臣是什麼一介武將,幸進之臣,臣請問祭酒大人,難道我們武官出身你們就那麼瞧不起,微臣就反駁祭酒大人,問他,沒有武夫為他們守衛邊疆,抵擋異族他那裏能坐在這裏安穩的做官,他和他的子女早就淪為異族的奴隸,這就是臣說的,至於祭酒大人為何因此事彈劾微臣確實不知道,他侮辱微臣在先,難道微臣反駁一下他就要彈劾。那微臣是不是也要彈劾他侮辱朝廷大員。”
“王大人,蘭大人說的是不是這樣的。”
王岩支支吾吾的說道:“萬歲,臣也是氣不過,才這麼說的,他還說太祖也是靠武夫打江山的,我們讀書人沒有什麼功勞。臣也是生氣才來彈劾他的,想他小小年紀就是三品大員,不是幸進之臣是什麼。”
“王大人,你看蘭雲傑年齡小就不能做官嗎,難道非要熬到七老八十才能做大員,想我太祖皇帝時,手下的官員都是年輕的,他們不也是靠功勞得來的官職,陳久你給他念念朕為什麼生蘭雲傑的官職。”
皇上說完遞給陳久一本折子,看來皇上也替我準備了,隻見陳久接過折子打開看了看念道:“蘭雲傑,守護皇家藏書室,擒獲刺客有功,官升從五品侍衛。以後在宮中兩次救駕有功,朕有功必賞有過必罰,你這個說蘭雲傑是幸進之臣朕不認同,難道說救駕不是大功,那朕問諸位大臣,什麼是大功,如果蘭雲傑兩次救駕不賞是不是就寒了功臣的心,還有誰會我大明朝盡心效力,至於你們說蘭雲傑是莽夫,那朕問問你們,東南抗倭,西門禦敵,邊關驅除匈奴,他們爬冰臥雪,流血流汗,是不是為了自己,沒有我們邊關將士的犧牲,我們那裏能坐在這裏談天說地,大宋朝被匈奴所滅就是搞什麼文貴武賤,最後什麼結果,還不是被異族滅國,我們大明朝是不允許搞什麼文貴武賤的,不管你多麼高的才華,多麼出眾的詩詞,你能去把倭寇收服,能把異族打跑,朕的心裏有把尺子,孰輕孰重我心裏清楚,武打天下文治國,這是常理,但是,沒有了強大的軍隊保障,沒有軍人的拋家舍業,一切都是空話,沒有和平的環境,那裏談上什麼治國,你連國都沒有了,還談治國,今天朕不是為了蘭雲傑說話,是為了我們這些為了大明朝,繁榮安定,舍小家顧大家的軍人說話,蘭雲傑的才華朕知道,雖然不及你們進士出身翰林身份的人,但是他的治國方略都是和朕私下說的,豈是你們能知道的,朕在這裏先聲明,以後不許再有什麼文貴武賤的話,讓朕知道了,那就發配邊關效力,讓他看看我們的邊關將士是如何抵禦外寇,巡邏駐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