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朝議對策(1 / 2)

安排位次和秩序的官員好不容易才把隊伍搞好了,文武官員分列兩排,在引導官的引導下,依次進入大殿,大殿裏麵明穆宗還沒有過來,隻是有幾個太監忙碌著,我們在各自的位置上站定,我看了看我的前後,沒有一個熟悉的,早朝的時間很早,外麵還是一片漆黑,大殿裏麵更不用說,點滿了燈籠,張居正幾個都在前麵,我在後麵也看不到他們 幾個。

待到大殿裏麵安靜下來,皇上才在太監的引導下來到龍椅上坐定,還是老一套的那種,有事早奏,無事退朝,太監的話音剛落,排在第一位的高拱出列奏到:“啟稟皇上,老臣有緊急軍情要奏。”大家都差不多明白怎麼回事,但是程序還是要走的,所以才有高拱先出列上奏。

“高大人,什麼緊急軍情,高大人奏來給朕和各位大人聽聽。”

“啟稟皇上,昨天宣大總督王崇古王大人傳來緊急軍情,蒙古二十萬鐵騎逼近宣大城下,請皇上和各位大人商議下此事該如何處理。”

高拱一說完,下麵很多不知情的官員,頓時有點慌亂起來,交頭接耳,也顧不得什麼肅靜,什麼皇上在這裏,說是這金殿之上是最莊嚴肅穆的地方,但是官員之間遇到大事交頭接耳的還是不少,隻要不被皇上聽見就可以。

“高大人,那蒙古人一向沒有這麼大規模的用兵,這次怎麼突然出動這麼多的兵力,我們的邊關將領難道事前一點也不知道嗎?”

“啟稟皇上,此事還有隱情,那俺答汗因為家庭瑣事,跟其孫子把漢那吉起了衝突,把漢那吉一怒之下,帶人投笨了我朝,俺答汗大怒,遂騎兵前來宣府要人,王大人以此事不能自己做主,必須要請示陛下為由,跟俺答汗商議,俺答汗答應給六天的時間,要是六天一過,沒有消息,他們就要攻城,此事緊急,請皇上速下決斷。”

高拱和皇上一問一答,把事情的整個經過說了出來。

“高大人,你先退下吧,今天正好大朝,眾愛卿就在這裏商議一下該怎麼處理為好,不管是什麼建議,朕都不會問罪。”

這下子好了。一聽皇上不怪罪,那些平時難得見到皇上的官員,來了精神,這可是表現自己引起皇上注意的好機會,說不定一個主意被皇上采納,那就可以平步青雲,所以都憋了一股勁,要想出好的主意。

這邊的官員都在開動腦子想主意,站在武官一列最前麵的成安侯,站了出來說道:“啟稟皇上,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微臣代表三十萬京軍請戰,請皇上下旨,我們京軍一定一雪前恥,把蒙古人趕出去。”

成安侯剛說完,站在前麵的幾個侯爺也一起出列奏到:“皇上,我們京軍請戰。”這幾個侯爺一帶頭,後麵的武官一列全部跪了下去:“皇上,請下旨京軍出戰迎敵。”

“眾愛卿,請起,你們的心情朕理解,對於這些異族都有刻骨的仇恨,但是現在我朝也是多事之秋,打仗打的是錢糧,我們的國庫之內沒有多少存銀,將士 的軍餉撫恤銀子都不是小數目,所以能避免戰爭就避免戰爭,待我朝錢糧豐足,不用他們來打我們,朕就會給你們機會讓你們橫掃草原,誅滅異族,一雪前恥,話又說回來,這次你們也不能閑著,你們京軍也要動起來,三十萬京軍,派出十萬人馬往宣府移動,防止蒙古人越過宣大直接進攻內地,至於詳細的軍事部署,等朝會結束後,我等再議。”

皇上這麼說,那些武官也明白,現在大明朝是打不起,不是打不了,錢糧才是困擾軍力發展的最大障礙,光有雄心壯誌不行,出兵一次,那銀子就像流水一樣的往外花,做皇上的也是要全盤打算,不能意氣用事,這些武官在成安侯的帶領下,又站了起來歸隊。

武官退下後,接著出來一個二品的官員奏到:“啟稟皇上,此事應慎重處理,我朝以步兵為主,要想對抗弓馬嫻熟的蒙古鐵騎,確實是不現實,依老臣看,就把那把漢那吉交給俺答汗,他們自己的家事讓他們自己去處理吧,能盡量避免我朝的百姓不受戰亂之苦才是上策。”

這個大臣的話剛說完,隊列裏出來幾個官員也隨聲符合著,那官員洋洋得意的看著皇上,希望皇上能同意他的計策,還沒等他得意,隊列裏麵又出來一個官員奏到:“啟稟皇上,臣以為此事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