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因為這次談判的成功,王崇古和方逢時在總兵府設宴慶祝,成安候也從外麵的大營來到了城內,這次人沒有上次迎接我們時那麼多,文官四品以上,武官副將以上的才有資格來到這裏參加宴會。
大廳裏也就是二十幾個官員,這次是張居正和成安候在主位,我是張居正的學生,再加上年輕,雖然是欽差,也隻好屈居他們四個之下。
因為這次談判圓滿結束,也算是很成功的一次,避免了一場戰爭,還把趙全給抓了起來,可以說是一個意外的收獲。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將,都去給張居正和王崇古幾個敬酒,氣氛很好,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張居正站起來說道:“各位大人,各位將軍,今天下午皇上已經來了聖旨,此間事情一了,本欽差就要還朝,今天借王大人的慶功宴,在此本欽差感謝各位的幫助和支持。剩下的幾天,本官將主要的在宣府看看,回去給皇上上一個發展宣府的折子,現在宣府互市一開,沒有了戰火兵亂的威脅,宣府的繁華指日可待。”
張居正的講話一結束,下麵是一片掌聲,王崇古站起來說道:“這些都要感謝皇上的恩賜,和兩位欽差大人。這次對蒙古人的談判成功,可以說是一個重大的勝利。十年間宣府不會有戰火,邊境安寧了,我們宣府就會繁華起來,這裏不再是單純的軍鎮,以後也是會繁華起來。本官在此聲明,以後有將士家屬願意經商的,我們也大力支持,現在欽差蘭大人要在我們宣府開設銀號,這個銀號大家還不知道吧,那是皇上為了方便我們而開設的,現在是蘭大人主管。隻要蘭大人的銀號在宣府開張,我們宣府的繁華可就不遠了。以後跟蒙古人交易我們也可以用銀票,這個銀票可是好東西,即方便又實用,省卻了很多現銀交易的麻煩。”
王崇古和方逢時一唱一和的說著以後宣府的繁華景象,待他們兩個講完,一個四品的文官站起來說道:“大人,今天衙役來報,說是我們宣府又聲望的人在串聯,要來給欽差大人送萬民傘,感謝欽差大人抓了趙全。”
說話的是宣府的知府,我也不知道叫什麼名字,隻聽方逢時說道:“好啊,張知府,你明天也一起過來,我們把聲勢搞的大點,這可是宣府這麼多年來最值得慶祝的事情,正好,張大人和蘭大人都在,我們也來個與民同樂。”
大家一聽宣府的百姓要來送萬民傘,也都很興奮,畢竟宣府多少年來都是在前線,不管是當官的還是平民,大家都提心吊膽,不知道蒙古人什麼時候會打過來,現在張居正過來,把這個問題給解決了,這也是宣府最大的喜事,老百姓送個萬民傘表示一下也很正常,誰也沒有在意,其實,趙全被抓的消息是被封鎖起來的,外麵的老百姓怎麼會知道趙全被抓,還要來感謝張大人,可是所以有都沉浸在興奮和高興中,沒有注意這個破綻,我也沒想到其中的關係。
第二天一早,總兵府就安排送萬民傘的事情,大門口搭了一溜棚子,還安排來了桌子椅子,弄好以後,王崇古就來到後麵把我們請到了前麵,在椅子上上坐好後,等著宣府的百姓來送萬民傘,我在張居正的右邊,王崇古在張居正的左邊,方逢時沒有坐下,在外麵指揮著兵丁,還有那個張知府,也在忙忙乎乎的安排士兵和衙役,今天是好日子,太陽也暖洋洋的照著,一切都是那麼安靜,沒有半點的異常。
坐了不一會,這邊的人越來越多,都是看熱鬧的,真正來送萬民傘的還沒來,看熱鬧的中間閃著一條路,這就是在等著宣府那幾個道高望重的老者前來。
不一會,在一片鑼鼓聲中,有五六百人的隊伍往這裏走來,近了才看見,帶頭的並不是說的那些老者,老者隻有一個,大多數都是年輕力壯的小夥子,有人提著食盒,有人抱著木匣子,估計裏麵是他們湊錢買的禮物,所以士兵們也沒有檢查和阻攔,他們徑直往我們這裏走來。
離我們四五步的時候,宣府的知府迎了上去,問道:“各位停下,你們是來幹什麼的?”其實這就是個程序,為了引出下麵的話。
帶頭的老者正是趙全的心腹,在宣府的大哥叫孫麻子,看知府問他,趕緊說道:“知府大人,小民們感激欽差張大人,為我們宣府免了刀兵之災,還抓住了我們的仇人趙全,我們宣府的百姓感念欽差大人的恩德,特地湊錢做的萬民傘,還有一點禮物獻給欽差大人,也是我們宣府百姓的一點心意,還有,我們強烈要求把趙全交給我們處理,此人罪大惡極,在宣府做了不少壞事。所以請欽差大人開恩,把那趙全在宣府處斬,一雪我宣府百姓的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