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坐,別傻站著”,龍必先連忙從辦公桌後麵繞了過來,請李金坐下,這才說道:“鮑萊,趕緊把有才書記請過來,就說計劃有變,需要重新討論”。
“知道了”,鮑萊應了一句,帶上門後,一路小跑,朝著馬有才追了上去。
辦公室裏隻有兩人以後,龍必先笑道:“小李是下饒人吧,我經常聽我那不成器的兒子說起你,果然是才華橫溢,不錯”。
李金麵露微笑,心想:“龍隆隻怕多半是在你麵前誹謗自己吧,你貶低自己的兒子,不過是提供一個良好的開端,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而已”。
想了想,李金什麼也不說,隻是笑了笑而已,這樣的敏感話題,李金自問還是少說為妙,他可不信龍必先真的就認為龍隆不成器,退一萬步來說,就算龍隆真不成器,也不是李金可以隨便討論的對象,起碼當著龍必先的麵不行。
龍必先似乎隻是隨便感歎一下,又說道:“小李同誌,你這個稿子很實際,比起那些假大空的演講稿強太多了,不過我有一個疑問,你為什麼會選擇對於整個下饒縣城作為區域突破點?”。
來了!李金麵不改色,心裏微微一緊,說道:“龍書記,一般政治中心所在地首先能夠帶動的就是周邊經濟的發展,鄉鎮集體企業首先就屬於下級鄉政府管理,直接改革,難免有指手畫腳之嫌,另外從中央政策的走向來看,加大城鄉統籌是一個必然的趨勢,改革勢在必行,解放落後生產力,發展先進生產力,是一個永恒的主題,所以舞龍必須先從龍頭開始!”。
這是一番官方性質的說詞,李金當然不會傻到主動去挑起下饒政治鬥爭的戰火,用陰謀就得用的神不知鬼不覺,這才能夠說叫做厲害。
關於城鄉統籌這樣一個在十年之後才會被提出來的一個政策方針,讓龍必先眼睛一亮,他想:“如果不是看見這個稿子,我真會認為他在大放厥詞,這個李金的思維真是超前,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麼縣域經濟的發展很快就會成為一個熱詞,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勢必會得到重視,甚至是引起高層關注,這可是實實在在的政績,尤其是一旦戴上了成功改革家的帽子,換取來的政治好處是無法估量的!”
不過,這裏有一個疑問,那就是李金所提出來的城鄉統籌這一個觀點可行性到底會有多大的成功率呢?解放出來的生產力該如何處置?對於社會矛盾的處置又該如何平衡呢?
想到這裏,龍必先決定再探探李金,他說道:“小李同誌,你覺得下饒國營企業如果進行改革以後,那些多出來的勞動力該如何處置呢?”。
“龍書記,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為能夠附帶企業一起拍賣的就盡量帶入,因為一個企業的價值除了固定資產以外,還包括了人力資源以及相應的渠道,這些無形資產都應該算在裏頭,當然,一個辦法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我們政府應該組織這些員工進行培訓,鼓勵大家創業,自力更生,畢竟從企業改革這一方麵來看,中央的態度是秉著開放性、自由性、靈活性來看待的”,李金答道。
“好!好!!好!!”,龍必先一連說了三個好,這番話確實給龍必先提供了一個嶄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