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決定好,二人心情也頓時舒暢許多。走出二龍出水陣,來到樹邊馬旁,取出食物,飽食了一頓,靠樹睡了過去。
次日天一亮,陸哲二人騎上馬,回頭望一眼陣眼,心裏默念“再見了親人們!”看準方向,策馬奔向了邯鄲城。
一路上,陸哲二人商量著先去拜訪公孫先生。
“居然真叫公孫先生把咱倆算對了。”趙陸道。
趙哲應道:“是啊,還真不知道他是怎麼看出來的。這老先生可真是不一般。不過如果能請動他老人家幫我們出謀劃策,那麼我們辦起事兒來可就容易多了!”
趙陸回道:“對!必須要請他出山!”
話不多敘,陸哲二人驅馬急行三日,待到再次回到邯鄲城,天色已暗。二人來到公孫先生的草屋內,公孫先生一見是陸哲二人歸來,大笑道:“哈哈!如何?不出吾所料也!兩位少年果有淩雲之誌!來來,路途勞累,今夜不再多談,兩位少年先休息一晚吧!”陸哲二人本想開口邀請,不料被老先生堵住了嘴,隻得作罷。商量著第二天再說也不遲。
次日一早,哲陸二人便向公孫先生道出自己欲救天下百姓的誌願,更道出欲求公孫先生相助之意。老人大笑數聲道:“吾已說過,年事已高,誌不在此矣。”
趙陸急道:“先生亦說欲求文武雙全德才兼備之明主,眼下吾弟文比張子房,武比楚霸王,正是德才兼備之明主!先生為何仍要推脫?”在回來邯鄲的路上,陸哲二人已經商量好,由趙哲出頭做領頭人。畢竟二人之間趙哲更聰明些,將來籠絡文官武將也更有優勢。
老人再笑數聲:“辯的好,辯的妙!人言士為知己者死,奈何吾年事已高,已再無當年之誌也!”
趙哲當然不想如此輕易放棄:“先生,吾兄雖言過其實,但我兄弟二人卻是真心欲救天下百姓!懇請先生再做思慮!”趙陸也附合道:“懇請先生再做思慮!”兩人再施一禮。
老人微微笑道:“那日見你兄弟二人文武雙全,小小年紀便機敏異常,城府非凡,吾深竊喜。奈何吾不能倒退三十年,否則必效犬馬之勞。這樣吧,待吾收一閉門小徒,吾將傾囊授之,等其長成便命其出山助你兄弟二人,如此若何?”哲陸二人對視一眼,見實在是說不動老先生,退而求其次也未嚐不可,畢竟現在才是公元184年,離群雄紛爭還有很多年,便連聲言謝。
二人遂追問成大事的方法。公孫先生道:“吾觀天下,黃巾必敗,敗黃巾者必受封賞。五年之內,雖山賊不斷,但必無大亂。五年之後,各方勢力必定出現,天下方大亂,所以,五年之內切不可起事。此五年,益作潛龍,養精蓄銳,待天下大亂,即可趁亂起事。”二人又問從何地起兵。老人道:“黃巾敗後,各路勢力必定占據一方,萬萬不可輕舉妄動,否則必遭各方合擊。並州之地,官軍羸弱,黃巾力薄,且太原之南,土地肥沃,汝二人可至彼招服黃巾餘部,休養生息,擇機起事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