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不服(1 / 2)

“那依母後看,此事該如何是好?”皇上金口玉言,聖旨已經下了,自然不可能追回來,他剛剛確實是有些衝動了。

太後一直以來,最欣慰的就是兩個兒子都非常的優秀和孝順,並且感情非常的好。這在最是無情的帝王家,是十分的難能可貴的。他的大兒子用短短的幾年時間,就坐穩了朝堂,絕非庸碌無為之輩,小兒子雖說寵溺了些,但也十分的聰慧。太後是非常相信自己的兒子的。

“也罷,聖旨已經下了,自然不可能不作數。就當,就當是給阿虞個機會好好的曆練一番吧!也好磨一磨他的性子,他捅出的簍子,就讓他自己收拾吧。你跟他說,等到他哪天能讓眾將士對他心服口服的時候,再回來吧!”太後其實肉疼的很,多少年來捧在手心裏的兒子,如今要去邊疆打仗,她哪裏能放得下心,隻是如今事已至此,她也沒辦法了。她當然相信自己兒子總有一天能真正的坐穩三軍統帥的位置,可是這其中的艱辛,也隻能讓他自己受了。

皇上倒是沒有料到太後能說出這麼一番話來。剛剛太後一提這聖旨的事情,他就想到了,這道聖旨不止是會讓邊關將士們心中不服,對夙虞也不是一件好事。他雖是親王,可是一下子被推到了邊關最高位,多的是人不服氣,不服氣就會給他下絆子。不得不說,他那一時興奮下的這一道聖旨,可不光是給邊關將士添堵了,也給夙虞添堵了……

所以皇上這會兒多少有些心虛。在夙虞以火銃隊取得絕對地位讓眾將士信任之前,他在邊關的日子,恐怕不好過。

太後一向心疼夙虞,所以皇上才有些意外太後這回竟然會舍得夙虞去受苦。他心下慚愧,畢竟這事兒都是他惹出來的,看來他得趕緊催促工匠,早日做好了火銃給夙虞送去,隻要夙虞能夠打了勝仗,那就能早日獲得邊關將士們的認可了。

皇上安撫了太後一番,就匆忙回去監督那些工匠了。

夙虞這邊走走停停,反而是沒有皇上那道八百裏加急的聖旨走的快。李大將軍李衡今年四十歲,正當壯年,李家也是世代直臣,對皇上,對國家忠心耿耿,當年先帝冷落皇後和太子,寵愛林貴妃,致使朝堂之上,不少人生出了別樣的心思,待到皇上駕崩,太子匆忙即位之時,整個朝堂之上可謂是一片烏煙瘴氣。也正是李大將軍始終支持太子,以鐵血手腕穩住了邊疆,震懾了藩王,才使得太子在登基之後有足夠的時間肅清朝堂,坐穩皇位。因此,如今的皇上,夙夜,一直以來都是十分的寵信和敬重這位大將軍的。

而今,皇上卻忽然空降了這麼一位統帥,一下子就奪了李大將軍邊關最高統領的位置,實在是,有些耐人尋味。

這聖旨一到,整個邊關的將領和士兵,都有些人心惶惶。

連李大將軍都忍不住皺了眉,倒不是他不服氣有人搶了他最高統領的位置,他知道皇上和太後有多寵信睿親王,他也見過這位睿親王,雖說被寵的厲害,卻不是紈絝之輩,這忽然要到邊疆來,應該也不會隻是胡鬧之舉。隻是皇上這聖旨下的,實在是有失妥當,如今這匈奴正是蠢蠢欲動的時候,忽然間更換統領,怕是會造成軍心不穩,倘若再鬧出點兒什麼事來,可是對邊關現在的狀況大大的不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