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個盧韻之,竟然如此中肯的評價對手,這份氣魄就注定你與於謙堪稱當世豪傑。”曹吉祥拍手稱讚,聲音略一頓講道:“我在外征戰一者是為了保家衛國,二者是因為身中異術,必須聽命於於謙,還有一點是於謙擔憂我拚的一死,與你們合兵一處,所以不讓我與你們交戰。這麼說起來,於謙有些高看我了,我不管是高懷也好,曹吉祥也罷,都沒有這麼大的魄力,敢舍得性命不要。”
方清澤此時開口說道:“那你就一點也不恨於謙,畢竟是他讓你失去了男兒身,更讓你受製於他,隻能如同傀儡一般存在。”
“恨啊,怎麼能不恨。可是跟著他越發久了,就又愛又恨了。恨自然不必說,愛的是那他那顆愛國的心,每每想要刺殺他的時候,都會想起他為大明所付出的的那些。這種愛國之情感天動地,天地可鑒,我又不是石頭人,怎麼會不為之感動呢?”曹吉祥說的十分糾結,向來內心也是徘徊不定的很。
盧韻之微微一笑說道:“於謙算是富家子弟出身,與我交談過數次,我自然知道他的忠情大義。但是為國效忠,為民取義不看目的,隻看結果。既然你現在已經是於謙的羽翼,自然是知道許多辛秘,我有三問要請教一番。
“我們現在各為其主,隻要不涉及互相利益,但說無妨。”曹吉祥說道,話說得漂亮但想來是因為身上被下了不得泄密的命令,身不由己不敢違抗。
盧韻之問道:“第一,我本可以引兵入關,結合多國兵力共取大明天下,我為何沒有這麼做。而且就算是我們在圍攻京城,兩邊打得如火如荼的時候,帖木兒曾給我傳信,問我要不要發兵相助,我也斷然拒絕這是為何?”
曹吉祥搖了搖頭,說道:“我不知,請韻之明示。”
盧韻之答道:“我的初衷可能不如於謙偉大,但自小師父的教誨我還是謹記於心的,救百姓與水深火熱之中,維護天下太平。我小時候是逃荒流民,也是被外族韃虜害的家破人亡的,怎麼能和外族沆瀣一氣。是,你說的沒錯,於謙不撤邊疆之軍,大愛之下導致敗了,這個的確是在我的計劃之內,可是若沒有我至各國的書信,我想於謙也沒這麼容易當這個忠臣。”
眾人疑惑不解,隻有曲向天好似知道此事一般,開口說道:“此事隻有我和三弟知道,就連二弟和芸菲都不知曉。外族有不少人派使或致信與我們,說共討大明,結果被三弟一一拒絕,並放言,若是他們敢動秋毫之兵,自己必定聯合於謙,一起剿滅他們。如此這般,咱們打了這麼久,邊疆才一直安然無事的。高懷,你還真以為是皇恩浩蕩,忠君愛國之心感天動地導致的嗎?”
曹吉祥站起身來,衝著盧韻之一抱拳說道:“請受我曹某人替天下百姓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