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關羽應當沒有這麼大的胡子吧,所以稱不上美髯公。據傳說關羽愛惜自己的胡子,特地做了個袋子保護自己的胡子。你精通武略,我問你若是讓你留上這麼長的胡須,是不是很礙事呢,還容易被敵人抓住,戰場之上生死攸關,關羽就算再武勇,也斷不會為了美觀拿著自己性命開玩笑。還有就是兵器上我想也應當不是刀,而是長槍,這些都是從各種史書中找到的旁敲側擊反複論證下得出的結論。不過,這都不是重點,隻是外觀條件罷了,說這個隻是為了驗證《三國誌通俗演義》這本書有些地方記載的不可靠。”楊郗雨淡淡的分析道。
楊郗雨看到盧韻之不住的點頭又繼續講到:“重點是關二爺的出場就是個假象,溫酒斬華雄,首先書中描寫華雄多麼多麼的厲害,其實不然。若把華雄放在今天來說,充其量也就是個錢糧校尉或者執戟郎中罷了,根本不像文中說的那般厲害。之所以那麼寫,還先讓華雄斬殺幾人關二爺再出場,原因有三,其一烘托出華雄的厲害,從而變現關二爺更厲害,片刻之間就能在王軍從中取上將首級,如同探囊取物一般。第二就是為了體現劉玄德和曹阿瞞的性格,以及幾次城府的比對。第三就是為後麵斬顏良誅文醜提供一個扣,當時不是袁紹說,可惜我顏良文醜未來嗎,就是這個道理。綜上所述,不難明白如此寫的初衷。當然關羽當時不在場討賊大盟之中,因為他的主公劉備還不夠格,寫劉備等人加入隻是為了表明劉備字號早,早就是一個英雄非草莽罷了,所以不管如何狡辯,華雄都不可能是一個不在場的人殺的。順便說下,華雄實際上是被孫堅所斬。”
“嗯,說得好,你繼續。”盧韻之拍手稱讚。
“顏良的確是被關羽所殺,而且確實是一個大將,但是沒有傳說中的那麼傳神,可是倒也說明曆史上的關羽其實也很勇猛,快馬,快刀,一舉取下了顏良的首級。不過文醜就不是他殺得了,我想熟讀曆史的你應該知道。”楊郗雨說道。
盧韻之答道:“是這個樣子,不過郗雨你說他是個敗軍之將,不足言勇,又是怎麼個道理,剛才聽你說的意思是雖然曆史上和演義中的形象有所差別,可是你倒是不討厭關羽。”
“不討厭,因為他忠義,可是他隻是個匹夫。關羽降曹有擔憂迷茫的成分,也有現實的無奈,之後之所以後代文人武將如此推崇他,就是因為他身上的那份仁義。為了劉備推掉高官俸祿而去,雖然沒有過五關斬六將可是想來也是驚險非凡,所以我佩服關二爺,是條忠義的漢子。”楊郗雨說道。
楊郗雨話鋒一轉突然語速變快說道:“可是即使他忠義無雙,但是卻依然是個匹夫!”楊郗雨說著略帶嘲諷的看著盧韻之,眼中盡帶著一些責備怨恨和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