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隱忍的李賢(2 / 2)

實際上李賢對吏部尚書這個位置還是挺看中的,吏部掌管大部分官員的任免人事,有了這個位置李賢就可以一展抱負了,可是盧韻之卻說為時過早,現在出任大官無非是把自己推到風口浪尖上,缺少了保護傘。若想兵不血刃的鬥倒朝中的宵小,那麼首先需要有棵大樹替他遮風避雨,曹吉祥不適合,石亨也不適合,徐有貞最為合適,於是李賢拜入了徐有貞門下,成為了徐有貞一黨中的人物,憑借著聰明才智,李賢很快就成了這個小集團中的“頂級軍師”。

不過還有個原因,盧韻之並未說出,那就是因為原先的吏部尚書王翱也是盧韻之的人,盧韻之自然不能厚此薄彼,讓王翱下台了,當然留著王翱也是為了李賢好,在關鍵時刻王翱能發揮他的作用。這一切都不需盧韻之出麵,他隻需要坐在家中運籌帷幄便可,若以貨物相比的話,盧韻之是瓷器,所以不屑於跟徐有貞石亨這等瓦塊纏鬥,殺雞焉用牛刀?

當徐有貞被派往廣東的時候,他拜別了自己的老部下,他們多數被免職,還有少數與自己一樣被貶發往貧瘠之地任官,其中就有李賢。

徐有貞走後,李賢卻並沒有走,王翱遊說與朱祁鎮曹吉祥和石亨之間,豁免了李賢的罪過,王翱雖然不是權傾朝野的人物,但畢竟是吏部尚書,就連朱祁鎮也要賣他一份薄麵。想到李賢並不是像徐有貞那樣觸及權力地位,不可饒恕的罪人,朱祁鎮親自下令讓李賢留在京城,隻是罷黜了李賢的職務,官降三級。

王翱又找到石亨,送上大量金銀珠寶後說了一番言語,讓石亨相信李賢之所以參與參奏石亨隻是為了權宜之計,實則是對石亨好,而阿榮也托話給曹吉祥稱李賢是從中策應之人,是背著盧韻之發展的朝中內線,之前不過是權宜之計。

石亨和曹吉祥不再追究下去,還帶頭給李賢求情,朱祁鎮也樂意賣這樣一個人情給他們,於是不出五天,李賢回到了吏部侍郎的位置,同時恢複的還有他兼任翰林學士的職位,依然留在了內閣之中。百官之中紛紛咋舌稱奇,感歎李賢後台頗深,並且私下嘲諷朱祁鎮辦了個糊塗案。

徐有貞被調往廣東了,但曹吉祥和石亨並不想就這麼放過他,當年三人三足鼎立多好的盛世,是徐有貞首先打破了平衡挑起了爭鬥,現在僅僅是貶官到廣東擔任參知政事,這太不夠了,既然徐有貞去當參政,那就讓他到陰間當參政去吧。

徐有貞,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闖進來,在石亨和曹吉祥獰笑的背後是無窮的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