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生靈脈主甄玲丹是不太屑於和五醜脈主為伍的,原因有三點:其一,這五個人偷奸耍滑,不務正業,況且行為不端,當日於謙拉他們入夥純屬是因為他們支脈人數眾多,而於謙當時急需人手。第二點則因為這五個人實在是有點不上道,根本沒有一點領兵作戰的才能,就算做個尋常的百戶都恐怕不能勝任。第三則是因為五人從不對任何人效忠,一旦打起來恐怕臨陣倒戈臨陣脫逃這等事情他們都做得出來,他們走了不怕,怕的是帶壞了普通士兵,擾亂了軍心。
可是舊時的同僚來投靠,畢竟也有一段共同戰鬥的交情擺在那裏,甄玲丹也不好說什麼,況且五醜脈主雖然不堪,但是也比尋常人厲害的多,真要是以死相搏想來也能當做一隻精兵來用。後來甄玲丹又聽了他們前來投靠的理由,推敲甄別之後才相信了他們的話,認為他們的仇恨是可以利用的。
但是甄玲丹並沒有給他們實權,隻讓他們在軍中做些不用動腦子的事物,這不,把他們留在九江府看守朱祁鑲,以防盧韻之派遣高手來救,這個工作最適合五醜脈主。五醜脈主到也不在乎,並樂得執行這樣一個清閑的工作。
當盧韻之率眾圍聚九江府之前的時候,五醜脈主感到了大事不妙,為何早該到來的援軍遲遲不到,於是深夜親自前去探查,發現己方援軍已被全殲。而京城來的主力部隊早已兵臨城下,於是也不回城通報一聲更不會指揮堅守城池,隻是不停地抽打馬匹,匆忙向著甄玲丹大軍所在奔去。盧韻之親自掛帥打九江,那九江還能堅守多久呢。
五人奔走了大約兩天,遇到了率軍往回趕的甄玲丹,甄玲丹虎目圓睜斥責五醜脈主為何不在九江留守,並且沒給城中人警示一聲就跑了過來。五醜脈主則是強詞奪理的解釋說是擔憂主力中伏特來稟報,絲毫不提自己因為畏戰這個根本原因。
甄玲丹歎了口氣說道:“九江府有我諸多軍士,先前中伏損失了四萬人,九江府要是再丟了,恐怕咱們真是元氣大傷折騰不起什麼風浪了。你們五人怎麼就不明白呢,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道理。”
其實甄玲丹北上不久後就發現自己中計了,盧韻之斜插之下快速進軍,與甄玲丹並沒有碰上,所以他中的不是盧韻之的計策。實際上是白勇狠狠的擺了甄玲丹一道,這也就是為什麼,盧韻之說白勇與他思路一致的原因。
原來白勇在九江府下挫敗之後,想明白了甄玲丹的計策,料定他必會增加對九江府的防守,本來意欲與盧韻之回合,於是心生一計,佯裝北上會師實則南下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