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如何是好?咱們能勝嗎?”李瑈說道,韓明澮又歎了口氣搖了搖頭說道:“難啊,不過事到如今也隻能做困獸猶鬥了!”
“我們已經得罪了大明,蒙古人又撤了軍,看形勢若是咱們不頂上的話,蒙古人可要吃大虧了,現如今我讓殿下屈尊受了蒙古人的冊封,一來是可以稱皇帝了,圓了殿下....不,現在應該稱呼您為陛下,圓了陛下的夢想,二者是告訴蒙古人咱們和他們還是一條心的。覆巢之下無完卵,咱們和蒙古人是一條繩上的螞蚱,咱們出兵幫了他們,他們也應該不會眼睜睜的看著我們被大明打敗,若是我們輸了東麵就再無幫他們的人了,連敵後騷擾咱們都做不成。總之還是那句話,咱們是出兵也得出,不出兵也得出。”韓明澮說道。
李瑈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說道:“恩,看來是這個樣子的,咱們就且集結八萬人,再招募兩萬新兵,出征大明吧。雖然這個皇帝的位置我當的有些窩囊,但還是希望蒙古人能勝利,大明若是勝了,別說皇帝了,就是原本的王位我也做不成了。”李瑈不停地長籲短歎,看來還是有這麼點腦子的。
韓明澮也是在一旁勸解著並且提點道:“咱們也不易太過消耗國力,名為出征實則主要是攔截和據守,保持己方實力,總之我們不是不戰,也不能被人家當刀給用了徒增死傷。”
當天朝鮮國內就開始大肆征兵,百姓們紛紛交頭接耳,互相談論著這次用兵事宜,畢竟這是朝鮮曆史上為數不多的對外用兵,對手還是久聞的大明。
“金大哥,聽說沒有,要對大明開戰了,我兒子報名參軍了,你兒子去了嗎?”
“嗬,這不是樸老弟嗎。不光我兒子,我趁著還有膀子力氣也報名參軍了,俗話說得好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我們家三個兒子還有我,四個人都去了。你也去報名吧,怕什麼打的是那個大明。”
“說得好,金大哥,咱不怕他,聽說大明都吃不飽飯,人們都住在山洞裏,瘦的都脫相了,和麻杆一樣。”
“恩,樸老弟,你有所不知,我先祖去過大明,聽說那的人個子很矮,隻到咱們褲襠的地方,騎的馬也是小矮馬。”
姓樸的忙點點頭,略作神秘的說:“那蒙古人怎麼樣,聽說今天蒙古人遣派特使來了。”
“這個你都不知道,市麵上都傳開了,蒙古人現在和大明僵持住了,才讓咱們出兵相助的。城門外蒙古特使給咱們殿下三拜九叩啊,頭都磕破了,咱們殿下不忍才帶兵攻打大明的,畢竟咱們作為戰士和老大哥,得提攜蒙古小弟一吧。”姓金的大義淩然的說道。
姓樸的接口道:“是啊,多行善事莫問前程,咱們殿下有好生之德啊,不對咱們不該叫殿下了,應該叫陛下,萬歲稱帝了。打大明,就算有一天打蒙古也和玩一樣,他們以前都是咱們朝鮮的領土,咱們不願意要了才施舍給他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