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練習投降(2 / 2)

不出一盞茶的時間,就聽見宮門外馬蹄聲大作,韓明澮下令用磚頭爛泥堵死宮中大門,外放大水缸,缸內放慢沙石堵上並用圓木撐住已經被封上的大門。照韓明澮自己的理解,隻要不把回回炮或者火炮等重型武器弄來,一時半刻是很難打開大門了。事實是這樣嗎?一般情況下是這樣的,隻是他不知道的對於白勇這支隊伍來說卻不盡然,他們向來是特立獨行的。

白勇所帶領的都是騎兵隊伍,根本沒帶攻城武器,白勇是這麼認為的,朝鮮國的城牆都不高城防不堅固,比起大明的大城市根本就是雲泥之別,和一些破落的縣城差不多,就算是而今的朝鮮京城也不過如此。到了大漠上與蒙古人作戰,都是機動性部隊,理念是以快打快,穩紮穩打或者大火力覆蓋對於他來說並不適合。

因為他應對的敵人少,自己的人也少,變數也就更大了一些,兩方來回在跑動中打擊,火炮根本來不及瞄準,說白了就是衝擊速度戰,不比盧韻之所在中路的大規模作戰,還可能會用到重型武器,自己帶著這些沉重的東西無非是減慢速度徒增煩惱罷了,馬拉車拽炮兵口糧都需要消耗,不如輕裝簡從來得方便。

可是即便如此,沒有雲梯箭塔和火炮撞車等等,一般的部隊若是遇到朝鮮國的這種,如同大明破落縣城一般的城池,也是束手無策的。要麼繞過城池不再攻擊要麼打道回府,有些彪悍者則會砍下一些圓木讓士兵抓著圓木去撞城門,效果可想而知並不是太好,當然也有一些更加彪悍者,甚至可以說是腦殘者,直接用刀砍城牆。曆史上還真發生過這樣的事情,千萬士兵用刀狂砍城牆就硬硬把城牆砍出一個大豁口,險些因此破了城。

對於上述的種種,放到白勇身上都不叫事,當年留下了幾個武藝精湛可以禦氣的禦氣師,這些人就是移動的火炮啊,就算沒有他們,白勇自己就可以轟塌城牆,有萬夫不當之勇。故而一路上打朝鮮根本沒費力氣,攻城略地所向披靡,一天之內可以連下幾城。

這仗打到最後白勇都快打吐了,因為所有的程序都是一樣的,實在是無趣得很。首先策馬跑到城下,然後禦氣轟開那些原本就很單薄的城門,有時候力量使大了連城牆都能倒下半拉。隻要城門一開,重騎兵開路輕騎仰射,一輪過後保準這群高麗人就失去抵抗投降了。

進城後守城士兵皆是丟盔卸甲,高麗人倒是有秩序,好似練過投降訓練一般,都有秩序的扔掉兵器蹲在地上,並且排列整齊,猛然看去就好像剛從兵器庫裏搬出來,還沒來得及拿一般。俘虜中當官的蹲在前麵,方便答話,士兵則是蹲在後麵默不作聲紀律性甚好。隻要留下五六十人就能看住幾百人乃至幾千人的降兵,這讓白勇苦笑不已,原來高麗的軍事訓練都練到投降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