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曲向天不在的這段功夫,慕容芸菲一氣嗬成了從改旗易幟到登基坐殿的華麗轉變,徹底把曲向天這個領兵救國的愛國者變成了牟朝篡位的大惡人。
當然這一切盧韻之不得而知,英雄都是生在同一個年代的,所以才讓那個時代變得多姿多彩。故而時勢造英雄,英雄也構造了不同一般的時勢。盧韻之雖然能掐會算,若放到他朝必是算盡天下之人,不過他的敵人朋友兄弟,命運氣皆在他三倍之內,故而算不出來,即使現如今的盧韻之已經猶如神人了,但他畢竟不是神。
所以,應對曲向天的一切,盧韻之必須保持冷靜,做出正確的判斷,否則就容易中了慕容芸菲圈套。盧韻之的內心深處還是信任曲向天的,他知道一旦大哥發現了這個陰謀,一定會終止的,曲向天最重情誼,此等背信棄義的事情他不會做。可是同時盧韻之也有些擔憂,人不是一成不變的,知人知麵不知心,這些年與大哥聚少離多,很難把握曲向天到底有沒有改變。或許在天下王位麵前,什麼兄弟情義,仁義道德統統不值得一提。
盧韻之想到這裏,提筆修書一封,闡明自己的意思,用詢問商量的語氣說明現在的行事,並保證若真想麵南背北,可以與大明商議,割地給曲向天。盧韻之並不是真想割地,因為依慕容芸菲的性格,用不著割地,她自會來取。而現在一紙文書的內容也騙不過慕容芸菲,隻能死馬當作活馬醫了。
至於孟和這邊,盧韻之更加不放心,若是曲向天攻城略地之後或許還能善待百姓,但是蒙古人與漢人時代有仇,不同不同宗,若是打下大明疆土,怕是大明百姓從此就要淪為二等公民了。自己如果撤軍,單靠大同石彪的抵擋是不夠的,難免重演當年的土木堡之役,同時在強大的個人精神帶領下,孟和的軍隊會更加勇猛,隻有自己夠分量坐鎮大局。
帖木兒雖然現在還沒傳來什麼信兒,但是這個國家一直不安分,慕容世家自古就對大明疆土垂涎欲滴覬覦已久,加上和慕容芸菲的關係,是一定會這時候發兵的。
南北西側皆有強敵,盧韻之一時間不免覺得頭大,沉思許久聽了豹子朱見聞等人的一番商議後,才下了一個決定。命白勇撤軍南歸,領兵入京,迅速解除秦如風和廣亮的兵權。遂命京城防務由石亨接管,白勇補充兵馬糧草,領五萬大軍南下,阻擋曲向天大軍繼續北上,最後防線定在虎踞龍盤的南京。
同時,先下手為強,著甄玲丹繼續西進,直逼帖木兒,爭取一舉打敗帖木兒,即使無法占據也要把帖木兒攪渾,弄得群雄割據無法再顧及大明。而自己,則要與孟和速戰速決,即使粉身碎骨慘敗一場也要打的蒙古大軍元氣大傷,無力南下,這才可保大明一時之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