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衣,不得不說,在這個世界上有著名叫“海蠶”的生物。
它生長在近海當中,隻要水中有浮遊的有機物物,隻需要兩三個月,它便能夠吐出包裹自己,也是生產衣物的原材料——和桑蠶絲沒有多大區別的的海蠶絲,甚至沒有了蠶絲不持久、耐性弱的缺點。
還有著一種海底生長的棉花,並不需要管理,隻需要將種子散播在海底之內,等待半年,便能夠收割,隻有這個時候麻煩一些。
因為商人的逐利性,原材料的市場價格都被壓得很低,主要是因為這兩種海產處理麻煩,除非有專業的精巧的生產木機,否則根本不能織成衣物。
而生產木機,平常人家中根本不可能有,因此,蘊含的剝削性就很廣大。
上遊,養殖海蠶和采摘海綿民眾如果沒有商人的木機,也賣不出去,而平民大眾最廣泛的衣物來源,就是由海蠶和海綿織成的衣物。
還有一種衣物來源,也是最後一種的麻衣,穿著不適還是最次要的,最重要的是根本不保暖,要是寒冬臘雪,會將人活生生凍死,隻能起到一個蔽體的用處。
但是經由工業母機製造而成的紡織機器完全按照海蠶和海綿這兩種海產定做而成,其生產的速度,是這個時代紡織機的百倍,其生產的成本,是這個時代所需要的人力成本的三分之一。
這就給了路魚以低廉價格毀滅原本的衣物市場的機會,以往用數千貝裏購買保暖衣物的平民大眾,會用手中的鈔票來投票。
當然,斂財的道路上的止境要看資本家,就如同戰爭的勝利在於敵人。
在摧毀原本衣物市場會誕生一些係列反應和變化。
在這時,占據了絕對信息優勢的路魚可以用手來把玩“金融”這個無法創造價值,卻能夠掠奪大量價值的虛擬造物。
母星地球,最早的股份公司,產生於17世紀初荷蘭和英國成立的海外貿易公司。
股票的出現,促使股票交易所產生。早在1611年,就有一些商人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買賣海外貿易公司的股票。
1773年,在倫敦柴思胡同的約那森咖啡館正式成立了英國第一個證券交易所,以後演變為倫敦證券交易所。
這個時候,還沒有無線電的產生,信息的傳遞還不便利。
在擁有電話蟲和影像電話蟲的世界,早在六百年前就有了證券交易所,除了某些因為生產力底下而沒有出現的金融玩法之外,極大部分能夠產生的金融玩法都產生了。
股票的買賣是最基礎的。還有最危險但也最刺激的杠杆玩法等等……
而所有的玩法,沒有解法公式,決定勝負的隻有兩個字——信息。
占據了信息的商貴巨頭通過股票市場來瘋狂搜刮中產階級的財產,而路魚對於商貴巨頭那驚人的錢財,又怎麼可能不動心呢?
此時早已經入秋天,天氣變涼了許多,若等待一段時日,便是更冷的深秋,在過多一段時日,寒雪就會紛飛,在這之前,必定要置辦保暖衣物。
在路魚的手中,一隻手上有著市麵上價值三千貝裏的棉衣,很普通而且粗糙,沒有絲毫花哨,而且保暖性並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