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對。所以我推出了經過修正的模型,宇宙之球是由兩層球殼構成的,我們看到的天空是內層殼,外層球殼上有一個大洞,內層球殼上有大量小洞,那個外殼上的大洞透進的光在兩層球殼之間的夾層反射和散射,使夾層間充滿了亮光,這亮光從小洞中透進來,我們就看到了星星。”墨子笑道。
“那太陽呢?”藍貓提問。
“太陽是外層殼上的大洞投射到內層殼上的巨大光斑,它的亮度如此之高。像照穿雞蛋殼一般照穿了內殼,我們就看到了太陽。光斑周圍的散射光較強,也照了內殼,這就是我們白天看到的晴空。”墨子解釋。
“是什麼力最驅動若兩層球殼進行不規則轉動呢?”藍貓再次提問。
“是宇宙之外火海的力量。”墨子回答。
“可不同時期的太陽大小和亮度是不一樣的。在你雙殼模型中,太陽的大小和亮度應該是恒定的,如果外火海不均勻,至少大小應該是恒定的。”藍貓說道。
“你把這個模型想得太簡單了,隨著外界火海的變化,宇宙的外層殼的大小也會膨脹或收縮,這就導致了太陽大小和光度的變化。”墨子輕笑著搖頭。
“那飛星呢?”藍貓厲聲問道。
“飛星?你怎麼總是提飛星?它們是些不重要的西,是宇宙球內亂飛的灰塵。”墨子有些不開心了。
“不。我認為飛星很重要。另外,你的模型如何解釋孔子時代太陽當空熄滅呢?”藍貓針鋒相對,聲音提高了數度。
“那是個罕見的例外,可能是宇宙外麵的火海中的個暗斑或黑雲正好飄過外層殼上的大洞。”墨子悠悠的回答。
藍貓伸手指向了銅球,說道:“這一定就是你的宇宙模型吧?”
“是的,我造出了宇宙機器。使球轉動的那一組複雜的齒輪,模擬著外界火海對球的作用。這種作用的規律,也就是外界火海中火焰的分布和流動規律,是我經過幾百年的觀測總結出來的。”墨子望向了自己的傑作。
“這球可以膨脹收縮嗎?”藍貓問道。
“當然可以,現在它就在緩慢收縮。”墨子用手作為參照實物,比了一下,讓人看得清大銅球的運動。
藍貓細看了一下,發現墨子說的是事實。
“這球有內層殼嗎?”藍貓問道。
“當然有,內外殼之間通過複雜的機構傳動。”墨子開口,聲音高朗。
“真是精巧的機械!”藍貓不由得讚歎,詢問道:“可從外殼上沒有看到在內層殼投射光斑的大洞啊?”
“沒有洞,我在外殼的內壁上安裝了一個光源,作為大洞的模擬。那光源是用從幾十萬隻螢火蟲中提煉出來的熒光材料製成的。發出的是冷光,因為內殼的半透明石膏球層導熱性不好,這樣可以避免一般的熱光源在球內聚集溫度,讓記錄員可以在裏麵長期待下去。”墨子說道。
“球裏麵還有人?”藍貓有些啞然。
“當然,記錄員站在一個底部有滑輪的架子上,位置保持在球體中心。將模擬宇宙設定到現實宇宙的某一狀態後,它其後的運轉將準確地模擬出未來的宇宙狀態,當然也能模擬出太陽的運行狀態,那名記錄員將其記錄下來就形成了一本準確的萬年曆,這是過去上百個文明夢寐以求的東西啊。你來得正好,模擬宇宙剛剛顯示,一個長達四年的恒紀元將開始,漢武帝已根據我的預測發布了浸泡詔書,讓我們等著日出吧。”墨子解釋了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