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書於2010年10月出版後,成為市政府公務活動中向上級領導和外地客人贈送宣傳保定的文化禮品,成為保定市的一張名片。去年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來保定調研時,該書被市委、市政府選為贈送領導的禮品。該書還得到我國著名城市規劃和建築學家吳良鏞院士的稱讚。不僅市直許多部門踴躍選用該書,一些個人也爭先索要或購買,致該書在短時間內便告馨,後又兩次再版,該書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提高了檔案部門的知名度。
(四)強強聯合,內外兼修,加強協作,是促進檔案編研工作發展的有效途徑。編研工作隻依靠傳統的方法、單一的形式,很難走出封閉、半封閉的小圈子;要開放搞編研,不能還停留在過去隻依靠本局的力量,要借助社會的財力,高校的人力,發揮老同誌的餘熱,采取立足館藏、麵向社會、多方並舉、資源共享的方法,利用合作、協作的方式,才能開創編研工作的新天地,促進編研工作的發展。
一是依托館藏資源,加強與高校合作。保定市是文化古城,館藏資源豐富,建國前珍貴曆史檔案就有3000多卷,是研究保定乃至華北發展的重要史料。2010年開始,我們與河北大學合作開發《保定商會檔案》,經過三年的努力,第一期20冊,第二期25冊《保定商會檔案》全部出版發行。2012年,我們又和河大宋史研究所聯合開發了《保定房契檔案彙編》,本書共收錄了近6000份契約,這批檔案對研究河北、華北地方史,乃至全國城市房地產史、土地製度變化史都是不可多得的資料。以上圖書的出版,在學術界產生很大影響,受到市委、市政府領導的關注,也是保定市檔案館和河北大學攜手合作的成果,為保定實施文化引領戰略,建設文化強市做出應有的貢獻 。
二是充分發揮老同誌的光和熱。在編輯《保定教育史料選編》過程中,多次召開專題研討會,分管教育的副市長和教育研究會的老領導們參加,出謀劃策,使這部書精益求精該書出版後,受到專家一致好評。
三是多方籌措資金,開發檔案信息資源。檔案局的資金有限,這是大家都深有體會的,要做好編研工作,又必須有資金支持,光靠政府撥款遠遠不夠,我們想方設法,多方籌措資金。2013年我們在這方麵做了有益嚐試,編輯了2007—2012年《保定市大事記》,采取兩條腿走路,我們負責文字部分,把加插彩頁部分交給一個公司運作,雙方合作效果不錯。
三、著眼長遠,以質量求檔案編研之生命
檔案編研工作要及時總結、汲取我們多年來在實踐中積累的成功經驗,同時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認真研究新時期檔案編研工作的新規律、新特點,不斷適應新形勢、新情況對我們的新要求,樹立大編研的思想,麵向社會,麵向市場,積極探索編研工作的新思路,開創編研工作的新局麵。
館藏是基礎。沒有豐富的館藏,就很難編出高質量的編研材料,檔案館應大力豐富館藏,在接收黨政機關文書檔案的同時,還要注重一些應是本館接收範圍的專業檔案和破產企業、名人檔案、民生檔案的收集,隻有不斷積累檔案、豐富館藏,才能編出有價值的編研材料。
質量是生命。檔案編研有兩種含義:一為“編”,二為“研”。編研結合是檔案編研工作的一個重要原則,兩者互相依存,缺一不可。就目前而言,檔案編研工作“編”的成分多,“研”的成果少。編研成果基本是彙編選編之類的初級產品,多為原始檔案的“翻版”和“集合”,精品少,檔次低,一次性編研成果比較普遍,深層次編研成果難得一見。在實際工作中,也有許多單位為了申報等級、成果和應付檢查、評比,不顧客觀條件和自身實力,靠簡單拚湊和堆砌,大搞突擊式“編研”,使編研質量大打折扣。
人才是關鍵。加強檔案幹部隊伍建設,提高檔案人員的專業水平和業務能力,是加強檔案編研工作的重要途徑。各級領導和有關部門要重視檔案工作,配齊配強專職檔案人員,克服兼職人員多工作調動頻繁給編研工作帶來的不利因素,選擇有敬業精神、年富力強、有較高知識水平、較強係統分析與綜合思維能力的人員從事檔案編研工作,並為其創造必要的條件和激勵機製,充分調動和發揮檔案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保證檔案編研工作持續健康、較快較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