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樂之花——屈家營音樂會
燕趙遺韻
作者:茅鉑
京南有古樂
固安曆史悠久,東周至秦名為方城,西漢設置方城縣,隋開皇六年始稱固安縣。自元建大都始,固安幾為京畿,加之坐落京南,九省禦道縱貫南北,故而民風高古、文化燦爛。
固安,北依燕山,西枕太行,東望渤海灣,南鄰白洋澱,是京、津、保腹地的金山角、落鳳坡。悠久的曆史和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造就了這方土地深厚、濃鬱的文化積澱,孕育滋養了魏劉放、晉張華等一大批文化名流以及水墨丹青、戲曲音樂、工藝美術等琳琅滿目、多姿多彩的民族藝術精華。
蜚聲海內外的屈家營音樂會就誕生在這裏,而且已經在這片土地上繁衍了600餘年。600年前,戰國時期音樂始祖師曠的後人,將一套精美絕倫的中華古樂傳授給了屈家營的先賢們。高古典雅、卓爾不群的屈家營音樂,在技藝精湛的老樂手演繹下,聲名鵲起,威震京南。鄚州大廟是華北地區最負盛名的藥王廟,有“天下大廟數鄚州”的美譽。萬曆年間,明神宗朱詡鈞又敕令興辦鄚州廟會。每當廟會期間,僧道齊至、商賈雲集、社火競技、好戲連台,可謂紅火至極。屈家營音樂會應邀參加,每每出類拔萃、技壓群雄。
屈家營音樂會始建於明永樂至清嘉慶年間,可鑒證的是毀於“文革”期間的一頂“天纙”,該“天纙”是音樂會坐樂時所用的一種棚帳,邊條上繡有文字:本會自開會以來,已不詳其數載,嘉慶年間行將失傳,現有某某人等扶持資助,於鹹豐年間再興本會。據此,屈家營音樂會在清代中葉就已存在了。迄今為止,音樂會共續譜五次。第三、四、五次續譜的時間分別是鹹豐三年(1853年)、民國37年(1948年)和1980年,這三種譜本至今完好無損。
康熙60年,音樂會應邀進宮為康熙祝壽演出,龍顏大悅,賜黃羅傘、龍鳳旗,還有玉器、笙、笛等多件樂器。
悠悠曆史,茫茫歲月,屈家營音樂會曾曆經坎坷。清鹹豐三年,抗戰時期、文革期間,屈家營音樂會出現過三次危機,音樂會幾代樂手和屈家營村群眾舍身相救,才使樂譜和樂器幸免於難。抗戰勝利後,音樂會出現了第二次鼎盛時期,樂手滿棚,樂器雙套,樂譜完整;改革開放後,音樂會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期。1984年以來,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定期派專家進行指導、扶植,並在固安召開了“全國首屆鼓吹樂藝術研討會”;1987年音樂會赴北京音樂學院和參加亞太地區文化交流演出,在音樂界引起了很大震動,得到國內外專家的一致肯定,美、英、澳、日等十多個國家的專家學者來屈家營考察學習;2000年音樂會先後榮獲全國“群星獎”銀獎、河北省慶祝建國五十周年音樂大賽特等獎。
樂隊為固定編製,24名樂手為“滿棚”音樂,12名樂手為“半棚”音樂,記譜方式完全是古代的“工尺”譜,教學采取口傳心授方式,學者皆須背會所有曲牌方可接觸樂器。由於演奏場合不同,樂隊排列分坐樂與行樂兩種。會樂時,樂手們圍一長桌而坐,管樂在長桌兩側,雲鑼和其他打擊樂在長桌兩端。單獨演奏打擊樂合奏時,樂手們圍成一個弧形,鼓居中,兩副鈸,鐃及鐺子、鑔分坐在鼓的兩側。行樂時,樂隊呈二路縱隊,順序大體是:會旗、笛、笙、管、鈸、鑔、鼓,行樂時不用鐺子。
屈家營音樂作為我國保存最完整的古代音樂之一,現存《玉芙蓉》、《紂君堂》等13支套曲,《金字經》、《討軍令》等7支大板曲,《五聖佛》、《賀三寶》等20多支小曲和一套打擊樂。音樂帶有濃鬱宗教色彩,融僧、道、儒三家並用的莊重典雅的吹奏打擊樂,套曲《普庵咒》是南宋普庵師的咒語化為音樂語言的產物,音樂會吹奏的這支套曲比1592年見世的同名琴曲要早出約兩個世紀。
音樂會的正式演奏場合主要有五種: